日韩精品99,午夜精品福利电影,日本一区二区不卡,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大结局

 
 
標王 熱搜: 四川家具  軟體家具  2015家具  明珠  辦公家具  家具  家具品牌  涂料無味才安全  紅木家具  四川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轉移 » 正文

打組合拳 促陶瓷產業轉型升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7-30  來源:</em>南方日報  瀏覽次數:346
核心提示:<strong>【九正建材網】</strong> 近日,由大埔縣與國內最大的單品電子商務平臺中國網庫集團,聯手打造的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在大埔正式上線,有著悠久歷史的大埔陶瓷產業迎來了電商時代新機遇。

近日,由大埔縣與國內最大的單品電子商務平臺中國網庫集團,聯手打造的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在大埔正式上線,有著悠久歷史的大埔陶瓷產業迎來了電商時代新機遇。

這也是大埔陶瓷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舉措。

“以此次上線為契機,我們將大力推進陶瓷產業電商化。”大埔縣縣長朱漢東說,目前,大埔大部分陶瓷企業營銷渠道主要依賴出口,國內市場、網上銷售開拓廣度不高,電子商務基地落戶后,有助于當地陶瓷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助推大埔陶瓷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大埔的傳統和支柱產業,一直以來陶瓷產業在大埔經濟版圖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埔也高度重視陶瓷產業的發展。但是受區位、觀念等因素制約,大埔陶瓷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發展較緩慢。近年來,在加快振興發展中,大埔通過搭建平臺,推動陶瓷產業集聚發展,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力促陶瓷產業電商化等,加快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古老的陶瓷產業逐漸迸發出新的活力。

借力互聯網促產業轉型

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在大埔正式上線,大埔陶瓷產業迎來了電商時代新機遇,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簡潔的辦公室內,幾位年輕人坐在電腦前,隨著鼠標輕點,一件件大埔制造的陶瓷產品便銷往全國各地。這是大埔剛成立的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內的一幕。

“進駐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后,目前我們正在加快與基地進行各項工作的對接,希望以此盡快打開國內市場。”廣東吉玉陶瓷公司董事長鐘優宴說。

吉玉陶瓷是首批入駐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的40多家企業之一。同時,吉玉陶瓷也是大埔陶瓷龍頭企業,其和當地大多數陶瓷企業一樣,是一家外向型陶瓷企業。2015年,吉玉陶瓷公司產值近億元,其中九成以上產品銷往歐美國家。

“在營銷渠道方面,我們公司一直以來主要通過春秋兩屆廣交會,接受國外訂單然后進行生產、銷售。”鐘優宴說,因產品工藝獨特、質量上乘,吉玉陶瓷產品廣受歐美國家市場青睞。但是由于主要依賴出口,訂單式的生產,所受制約因素也不少。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國內陶瓷藝術品以及日用品消費市場潛力日益凸顯,吉玉陶瓷公司想開拓國內市場,“但苦于缺乏專業的人才,因為我們公司一直是外銷型企業,對國內市場并不熟悉。”鐘優宴說。正在這時,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落戶大埔,給陶瓷企業提供了一個開拓國內市場很好的平臺。目前,吉玉陶瓷內銷產品僅占一成,入住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后,公司正在調整營銷部署,“希望不斷擴大內銷的份額,在未來兩年內銷產品能達到三成。”鐘優宴說。

“電子商務基地落戶后,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埔陶瓷的品牌,另一方面可以助力陶瓷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朱漢東說。目前大埔陶瓷生產經營企業達186家,從事陶瓷生產的工人11200多人,去年,大埔陶瓷工業實現產值31.2億元、銷售收入23.5億元,其中八成以上為出口,“可以說,在內銷方面的潛力還很大。”

為了引導陶瓷產業電商化,加快開拓國內市場,今年4月份,大埔與中國網庫集團公司簽訂了共建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協議。如今,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建設,基地正式揭牌上線,“這標志著大埔的電子商務產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必將為大埔陶瓷產品特別是大埔青花瓷提供更為廣闊的網絡銷售平臺,對于推動大埔承接產業轉移、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朱漢東說。

據介紹,網庫集團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單品電子商務平臺聚集區,以及國內最活躍的B2B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公司之一。以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上線為契機,網庫集團將建設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三年內為中國陶瓷交易平臺引進或推動不少于1000家陶瓷產業上下游企業入駐平臺,將大埔列入工信部“騰計劃”工程實施區域,在該縣設立電商服務站,為地方企業培養輸送定向性電子商務人才,助推大埔企業實現電子商務應用。

“相比網購,單品產業平臺對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更有價值。”網庫集團董事長王海波表示,大埔縣歷史悠久,文化背景深厚,大埔的青花瓷更是馳名中外,產業平臺可以使大埔的青花瓷通過互聯網賣出差異化、品牌化,獲得新的“增量經濟”,同時產業平臺上也可以提供與陶瓷相關的制造、技術等為當地企業提供新商機。

集聚發展加快產業升級

高水平創建廣州海珠(大埔)產業園的同時,大埔還對縣城科技工業小區和桃源工業小區擴容提質,形成“一園兩區”產業發展平臺,推動陶瓷產業集聚發展

在高陂鎮南部,廣州海珠(大埔)產業園內機器轟鳴,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入園企業廠房的建設等工作等正在緊張進行。一個陶瓷產業集聚發展的平臺雛形已現。

針對陶瓷企業分散、難以留住技術人才等問題,2014年,在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中,大埔縣與廣州市海珠區合作共建廣州海珠(大埔)產業園,園址選擇在大埔具有縣城功能的中心鎮、陶瓷產業基礎良好的高陂鎮。

廣州海珠(大埔)產業園區以陶瓷產業為主導,總體規劃面積333公頃,首期開發面積180公頃。按照規劃,至2020年,園區全面完成開發建設后,可實現工業總產值62億元,工業增加值20億元,稅收3.5億元,就業1.5萬人。

“我們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致力把園區打造成具有凝聚高端人才、聚集創新力量、助推陶瓷產業集聚發展的現代產業園區,打造大埔陶瓷產業提檔升級引擎。”朱漢東說,在園區的發展規劃中,將成立以陶瓷研發為主的技術創新中心、陶瓷工藝大師工作室等,完善在園區周邊的配套設施,以此聚集高端人才,加快產業的升級。

記者在園區建設現場看到,園區的道路建設、供排水、電網、通信設施、入園陶瓷企業廠房的建設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廣州海珠(大埔)產業園自2014年開建以來,工程進展順利,今年上半年園區首期500畝土地平整工程已完成, 一縱兩橫 路網建設、供電線路遷改工程也正在建設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已有23家陶瓷企業申報入園投資建設,其中廣東欣紅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梅州昌輝實業有限公司、大埔縣發源發展有限公司、大埔縣益成實業有限公司、大埔嘉慶實業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已落地入園,合同投資總額2.5億元。

為加快推動陶瓷產業集聚發展,在致力高水平創建廣州海珠(大埔)產業園的同時,大埔還對現有的縣城科技工業小區和桃源工業小區進行擴容提質,形成“一園兩區”產業發展平臺,拓展陶瓷產業發展空間,增強陶瓷產業聚集承載力。

在縣城科技工業小區的建設中,大埔注重鼓勵特陶公司與京東方等戰略投資者合作,新建真空管殼端面金屬化和上釉生產線,研制稀土改性超高壓真空管殼;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的機械設備或家電企業投資發展手機、PDA、家電等領域電子信息陶瓷,打造特種陶瓷、信息陶瓷和生態陶瓷生產基地。同時加快桃源工業小區擴容提質,在現有小區規模的基礎上,把小區面積擴大到100畝以上,鼓勵現有企業增資擴產,發動外出鄉賢回鄉投資辦廠。

“目前,我們正在加快吉玉、東成欣、盛隆陶瓷等企業增資擴產和新建投資項目建設進度,力促盡快建成見效。”園區相關負責人說。

文化創意激發產業活力

高陂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進園企業有17家,成為集陶藝創意設計、科研教育、陶藝作品展覽、工業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多功能產業園區

作為中國青花瓷之鄉,大埔是我國四大青花瓷生產基地之一,其陶瓷生產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在悠久的生產歷史中,大埔積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成為了大埔陶瓷的一大特色,也成為了大埔陶瓷產業近年來探索轉型升級的一個發力點。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陶瓷產業,大埔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致力創建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引領企業走文化創新之路,走出了一條以文化創意引領陶瓷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坐落在高陂鎮的陶瓷文化產業園,距離廣州海珠(大埔)產業園約5公里,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大埔陶瓷文化產業集聚發展的平臺。目前,高陂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進園企業有17家,其中有文化產品生產的企業11家,成為集陶藝創意設計、科研教育、陶藝作品展覽、工業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多功能產業園區。

走進高陂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可以發現,文化創意不僅滲透在陶藝產品中,還融入了園區建設的每一個細節:大型瓷器造型的大門、標志性瓷塑像、長達2公里的“陶瓷文化墻”,充分展示了大埔這個陶瓷之鄉的深厚文化底蘊。

沿著陶瓷文化墻往前走,一個巨型“陶瓷屋”迎面而來。這是富大陶瓷公司精心打造的展示客家陶瓷文化的載體“正玉瓷莊”。這個占地約5000平方米的“青花瓷屋”,建筑外墻拼貼了數十萬塊陶瓷碎片,遠遠望去,仿佛一尊巨型陶瓷。

“我們建立這個載體的目的是想將大埔的陶文化進行集中展示。”富大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志超說。除貼滿陶瓷碎片的外墻吸引眼球外,“正玉瓷莊”內部還設有主題博物館和2000余平方米的游客體驗區、名家創作室、合作平臺及購物超市,供游客參觀體驗,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大埔青花瓷生產史,體驗陶瓷生產流程。目前,富大陶瓷正在壯大研發隊伍,與廣州、江西景德鎮等地高校的設計專業機構對接合作,創造出更多既能反映傳統,又跟得上時尚潮流的文創作品。

在陶藝文化創意產業園,大多數陶瓷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創產品,客家的圍樓、非遺項目、山水田園都成為陶瓷文化創意產品的題材。如匯豐源陶瓷有限公司把青花瓷與紫砂瓷相結合,并汲取融合豐富的傳統客家文化,開發了紫砂壺、插花瓶、工藝盤、梅瓶、瓷版畫等系列紫砂與青花融合的逾千種產品。

而在大埔縣城游客中心的大埔陶瓷精品展館,陳列著上千件精美的陶瓷作品,其中不乏陶瓷文化創意作品。“近年來,大埔通過舉辦多種陶藝工藝大賽,誕生了不少優秀的文創作品。”大埔縣陶瓷辦相關負責人說,去年9月,在2015年梅州市工業設計(陶藝·創意)大賽中,大埔陶瓷獨領風騷,20寸青花薄胎米通嬰戲圖臺燈、骨質瓷青花18寸大碗“錦繡河山”、高陂古青花瓷版畫等44件文化創意作品攬獲大賽全部獎項。

隨著個性化陶瓷的大量涌現,大埔陶瓷文化創意產業不斷壯大,“大埔制造”逐漸向“大埔創造”轉變。“去年可以說是大埔陶瓷文創產業發展成績斐然的一年,全年共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民族特色鮮明的文化創意作品500多個。”上述陶產辦負責人介紹說。

近年來,大埔引領企業加強工業設計,鼓勵陶藝設計者瞄準市場需求,將中華陶瓷優秀文化和客家元素相融合,進行創意設計,創作出與時代特征相結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及鮮明民族特色的陶藝創意設計作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據統計,去年,全縣陶瓷工業實現產值31.2億元,同比增長20.1%,陶瓷產品出口貿易繼續保持全省第3位,其中工藝陶瓷出口貿易位列全國第1位。

記者觀察

“互聯網+”植入陶瓷產業正當時

自從“互聯網+”被提升到國家戰略以來,各個行業都在思考如何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作為梅州最久負盛名、最有特色的傳統產業之一的大埔陶瓷產業,也緊抓此機遇,站上了“互聯網+”的風口。

就在不久前,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落戶大埔,以此為契機,大埔提出,加快推進陶瓷產業電商化,助推陶瓷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以外銷為主的產業,站上了“互聯網+”這個風口,預示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正在釋放。

“互聯網+陶瓷產業”的嶄新模式,不是純粹的消費互聯網式的“眼球經濟”,而是產業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是以“價值經濟”為主,即讓陶瓷企業、陶瓷產品與互聯網融合,創造出不限于流量但具有更高價值的產業形態。

事實上,在大埔,一大批嗅覺敏銳的陶瓷企業已成為“互聯網+傳統產業”的先行者、探路者。在“互聯網+”的實踐中,一些傳統陶瓷企業開始發生變革,它們從過去單一的產品供給,衍生出功能多元化特點,如添加了工業旅游、收藏等元素,讓客家文化、鄉愁等元素成為企業新名片,成為傳統陶瓷企業盈利新空間。富大陶瓷公司在廠區的基礎上建成了3A國家旅游景區,這是陶瓷企業借用“互聯網+”思維,將企業功能多元化,開拓新市場后的結果。

這也是大埔在新常態下加快實施“互聯網+”、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成果。去年以來,大埔縣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通過打造電子商務產業園、建立完善產業發展配套服務體系等措施,打造了“互聯網+旅游”“互聯網+現代農業”等業態。隨著中國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基地正式揭牌上線,標志大埔“互聯網+工業”的業態也正在形成。

我們相信,大埔加快實施“互聯網+”發展戰略,讓互聯網的發展理念和創新模式深入陶瓷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無疑將為其注入一股鮮活力量。我們也期待,大埔探索“互聯網+陶瓷產業”,能夠為梅州其他傳統產業帶來成功經驗。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四川省家具制造業協會《章程》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蜀ICP備15000608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桦甸市| 县级市| 海伦市| 千阳县| 中阳县| 朝阳市| 建始县| 门源| 灵武市| 洛川县| 南康市| 内丘县| 东莞市| 运城市| 丰都县| 临海市| 驻马店市| 宿迁市| 平阴县| 静宁县| 通辽市| 内江市| 云和县| 商河县| 东方市| 平昌县| 桐梓县| 大关县| 彰化县| 刚察县| 伽师县| 江安县| 都昌县| 通榆县| 柳河县| 墨竹工卡县| 元江| 蕉岭县| 库伦旗|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