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形勢“十三五”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重要轉折期,國民經濟將從高速發展轉向中高速的新常態發展。一方面,國家將加大力度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對于原材料工業來說,轉變發展方式,化解產能過剩,優化產業結構,創新商業模式,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將成為主要任務。石材作為傳統的資源型原材料產業,同樣面臨著嚴峻形勢。
一是如何把握需求增長、需求結構變化的市場新趨勢。
首先,拉動石材消費的動力發生變化。過去10年,我國GDP保持高速度,房地產、基礎設施、建筑業以及城鎮化進程等都保持高速度,同時,石材國際貿易量、貿易額保持了年均13%、14%增長。與之相對應的石材產量以年均23%速度在增長。究其原因主要是國內外市場需求增長拉動的結果。2015年以來,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越來越大,石材市場需求下滑隨之而來。十三五,國民經濟保持在7%左右增長,建筑業、房地產業增速放緩甚至下降,石材需求將面臨嚴竣挑戰,以量增為主要特征的行業發展方式將結束,更多的將表現在質量提升、消費結構升級和新消費領域擴展上。
二是要符合制造業2025大趨勢。
國家公布的《制造業2025》為石材產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首先是對行業創新的要求,包括產品創新和集成創新。石材個性化較強,產品設計一直是中國石材產品與意大利、西班牙等強國的差距所在。其主要原因是企業發展理念不到位,模仿、抄襲、同質化發展占大部分,自主創新意識不強。其次企業實力有限,無研發能力。第三知識產權保護不夠,科研成果產業化受到影響。另外,裝飾裝修類產品應用不僅取決于產品本身,更重要的是產品集成后形成的空間效果,這就要求具備整體解決方案設計的能力。從目前石材行業來看,大量企業在產業價值鏈分工中,只處于生產加工階段。大量的產品為石材大板,屬中間產品,最終應用還要裝飾工程公司進行二次加工。其次,加強兩化融合,推進智能化制造。石材行業目前只是達到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水平差距較大。柔性制造,以需求為導向是未來石材產業發展趨勢。
第三是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在行業中的推廣應用。
建立數字化礦山、數字化工廠,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促進制造工藝的仿真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加快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推廣應用,促進集團管控、設計與制造、產供銷一體、業務和財務銜接等關鍵環節集成,實現智能管控。這是新時期石材行業轉型升級重要標志之一。由產品制造向提供產品和服務轉變是產業價值鏈延伸的需要,是消費升級必然結果。石材產品的應用,其設計、運輸、安裝、維護都有較高的專業化要求。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一條龍式服務,是未來消費的大趨勢。發展基于工業云服務和工業大數據平臺等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眾包設計、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建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開放型產業生態體系,是制造業升級的重要內容。
四是滿足綠色發展、可扶持發展新要求。石材屬資源依賴型、生態環境敏感型產業。
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加強,對資源節約與保護要求提高,石材行業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各地區開發石材受到林地保護、自然景觀保護、生態功能劃定、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旅游設施的影響越來越突出。未來要求也越來越高。
五是要實現以人為本、產業新城、產業融合、和協發展的新目標。
各地石材產業集群發展不再是以單一石材產業發展為目標,石材產業發展要結合新四化、新型城鎮化建設、脫貧致富、人員就業、相關產業融合等要求,建立產業新城,這是未來石材產業集群發展的新目標。發展思路以產業集群及產業集群升級理論為指導,深入研究和地區自身特點和不同發展階段,因地制宜,重新定位。以產業集群體系優化和產業價值鏈提升為主線,以創新機制機構培育、大企業培育、商業模式創新和人才引進為重點,以集群內部專業協作機制體制建立、內外部各種網絡關系以及產業集群良好的產業氛圍培育為支撐,以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為底線,構建現代綠色化石材產業集群。
六是做好規劃,加強頂層設計。
推動石材產業集群升級是一項目復雜的系統工程。各地區內部條件差異較大,當地對產業發展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需要充分研究內部外部條件,制定科學合理定位、目標、重點。產業集群形成的時間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完善和成熟程度差異,需要與時俱進重新謀劃,即時進行內部結構優化和戰略調整。新形成產業集群,對行業了解有限,發展中存在模仿、跟風甚至盲目性,從戰略高度進行頂層設計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產業集群規劃或頂層設計,運用系統論的方法,以全局視角,對石材產業集群的各方面、各層次、各種要素進行統籌考慮,協調各種關系,確定目標,選擇實現目標的具體路徑,制定正確的戰略戰術,并適時調整,規避可能導致失敗的風險,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簡單說就是產業集群的宏觀戰略設計和戰術設計,也就是規劃所要達到的前瞻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產業集群規劃或頂層設計應從三個維度研究。戰略取向維度:重點研究產業集群類型、功能定位、發展模式選擇。產業設計維度:重點研究產業板塊劃分、主導產業確定、產業布局、產業鏈構建、產業價值鏈重構、產業融合發展。運營管理維度:重點研究商業模式設計、空間時序、區域品牌樹立、生態環保、節能、與周邊居民互動關系、產業集群內部以及產業集群之間協作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