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LED產業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勢頭一起,整個行業呈現爆炸式發展,幾乎一下子占據了全國LED產業的半壁江山。有數據顯示,廣東省目前有LED企業4000多家,深圳有1800多家,2013年廣東LED產值達到2810億元,在全省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產值排名第二,增速第一。
然而,膨脹的背后往往帶著泡沫,深圳LED產業在繁榮的景象背后,隱藏著發展的危機。
2011年下半年開始,LED企業的出口訂單大幅銳減,深圳LED企業開始出現倒閉潮,2011年倒閉將近100家,2012年倒閉超過80家,近兩年深圳企業倒閉潮更是一浪接一浪,而隨著國際市場環境惡化、出口訂單減少,國內的環境也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深圳LED產業進入低迷狀態。追求市場突破成為重要的企業戰略,“渠道為王”,渠道之路如何走仍是深圳照企發展過程中的攔路石。
深圳LED企業開發渠道之路分析
優勢:技術領先、品質高、規模大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主要試點城市,深圳是中國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結合的標志,不僅是我國對外的窗口,其變化也會牽動世界經濟的浮動。雖說發展困難重重,但不得不注意的是,照明燈飾行業在深圳也是一個非常看好的經濟增長點,此前政府出臺多項扶持政策,撥專項資金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增加城市亮化工程的采購,拉動市場的需求,這對于深圳的LED企業發展而言無疑是利好。
深圳LED的崛起,也讓深圳成為中國LED版圖中重要的區域。而作為世界電子產業生產基地及LED封裝產業基地,深圳既為LED產業發展提供了各種必要的配套條件,也為LED產品提供了重要的應用市場。電子產業的發達使得深圳LED產業在產品的電路設計、光學設計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在出光角度及智能化等方面理解比較精準。
同時,深圳照企本身具有企業生產配套健全;產品品質相對較高;照明技術反應快,與國際水平接軌;企業規模一般較大,抗風險能力較強等多方面的優勢。目前,大多深圳照企通過自主創新,戰略轉向,成功的從對外加工貿易企業發展為擁有自主品牌,內外銷并重的LED企業。其中深圳部分LED封裝企業、LED顯示屏企業及LED配件材料企業在國際國內市場上均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上占據行業龍頭地位。
劣勢:渠道單一,內銷不足
產業高度集聚且市場向外是深圳LED產業的重要特點。在本報策劃小組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深圳照企整體還呈現以下態勢:
一、成品企業比例不高,產品市場存在局限性。深圳LED產品設計偏向于模組化、智能化、人性化等主要特色,與珠中江區域流通類裝飾類產品注重差異化發展略有不同。據調查數據顯示,深圳照企類型比例成品企業占據58.33%,但是,配件企業包括其它如光源、集成電路等企業類型占比高達75%,兼而有之的企業僅占8.33%。配件多、成品比例不高,市場局限在上游生產產業鏈環節,很少與商家打交道,加上與古鎮等產區應用企業的連接不足,所以銷售通路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二、“內憂外患”,出口依賴度高、品牌打造難。廣東省是全國的外經貿大省,外貿依存度最高時曾超過150%,作為LED產業率先發展且發展較為成熟的區域,深圳照企大多是以OEM、出口等為主的企業,缺少國內市場開發的經驗,對開發市場的資源配置不夠,在國際市場環境惡化、出口訂單減少的情況下,部分企業想轉戰國內,但是,國內的環境也不容樂觀,因此追求市場突破成為重要的企業戰略。
三、渠道單一,單個企業以供應鏈渠道、工程渠道為主,缺少傳統渠道。深圳企業多以外銷和自身的隱形渠道為主要營銷策略。在調查過程中,有些企業甚至揚言對于渠道的建設不感冒??墒?,依靠政府采購、工程營銷單個企業的力量畢竟有限,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可能一直持續,工程更需要渠道去拓展和維護。
四、產區內企業間資源整合不夠。相對于古鎮產區的信息流通,以展會為媒介加強對外交流,深圳照企之間的交流并不多,產業布局分散,沒有集中的產業區,相互資源整合能力弱,這并不利于產業形成拳頭優勢。雖有深圳政府或者行業市場助力興建打造大型LED交易中心,而為了促進深圳照企的合作與交流,今年我報也與相關企業聯合舉辦了多屆深圳照企營銷沙龍,聚集中山、深圳兩個企業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加深認識。但毋庸置疑,資源整合這段路并不好走,還需時日。
結語:綜上所述,深圳照企發展的出路是多方面的,企業應對自己在整個產業鏈上的地位有清醒的認識,集中資源,做自己最有優勢的產品,同時,也需要加大對專利技術、產品創新和工藝革新方面的投入。不同的產品定位,有不同的營銷方式和策略。在獲得足夠的資本支持后,企業應該加大研發投入,爭奪相關人才,做技術儲備,重點投入未來最具潛力的LED照明產業中,爭取成為引領LED照明領域的龍頭企業,是當前深圳中型LED企業非常理想的發展思路。 溫馨提示:【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燈具網”;可查看熱門文章《欠帳不還,就把這個給他看!》,九正燈具網QQ群:1064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