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跳躍,跳出產能過剩的泥潭;再次跳躍,跳上綠色環保的軌道。淄博通過創意、科技以及生產方式的創新,讓陶瓷這個典型的傳統產業走上了高質高效的發展之路。
春節伊始,山東電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來開門紅,公司生產的防靜電陶瓷磚憑借其專利技術,中標了我國在肯尼亞的高鐵項目訂單,價值300多萬元,博了個好“彩頭”。防靜電瓷磚作為電盾科技自主研發的高端產品,已經成為航天發射中心、地鐵站、數據機房等特殊領域必不可少的裝修材料。
山東電盾科技有限公司信息部經理劉沖介紹說:可以把靜電荷直接傳導到地下,不會讓它產生靜電火花,避免了一些事故或者爆炸的產生。
與山東電盾聯合研發這種高科技瓷磚的統一陶瓷原是一家從事傳統建筑內墻磚生產的企業,前些年,當拋光磚高歌猛進時,同在轉型期的統一陶瓷卻劍走偏鋒,研發目標瞄準仿古瓷磚。
山東統一陶瓷科技公司營銷部副總經理陳世偉說:在山東我們是第一條,來做這一塊我們就是做小眾類的產品,走的是一個差異化、個性化,但是這一個產品它的發展前景是比較廣闊的。
很快,拋光磚出現過剩,仿古磚開始受寵,統一陶瓷就此成為行業龍頭。但面對越來越多企業進入仿古磚領域,統一陶瓷又出發了,這次他們盯上的是防靜電瓷磚。兩次跳躍,雖然企業避開了惡性競爭,但陶瓷作為以黏土為原料的高耗能產業,其本色未改?;谶@種擔憂,堆積如山的粉煤灰成了企業新的原料。
山東電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國梁說:粉煤灰資源綜合利用我們是打造了全球第一家,也算是第一條示范線的成功上馬,研發下來感覺到這個產品是有潛力的。
【正文】水平上去了,布局散亂是就成為陶瓷產業的制約瓶頸。淄博市專門在城區南部規劃了陶瓷工業園,園區外的企業達到設定門檻的暫時保留,其余將全部搬遷或關停。搬遷改造中,除了享受了土地、稅收優惠之外,投資1000萬以上的項目,財政還給予6%的補貼。
【同期聲】淄博主城區南部區域產業辦副主任 邊立群:搬遷入園的企業也需要達到三個條件,一是技術領先,二是投資強度不低于280萬元每畝,三是統一制氣、制粉,統一廢棄物處理,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污染嚴重,沒有環保、安監手續的企業,一律依法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