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衣柜行業來說,近年來,在行業利潤不斷減少的背景下,不少衣柜企業紛紛打出“提升產業自動化、半自動化、機械化生產”的旗號,以此來提升勞動生產率。然而,就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實際上只有少數企業愿意在生產設備上等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僅少數企業加大生產設備投入
日前順德區決策咨詢委員會、順德木業商會和暨南大學專家共同調研發布了《順德家具企業的效率分析研究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年產值在5000萬至上億元的企業中,60%的企業年投入購置、改造設備200萬元以上。年產值在 1000萬到5000萬的企業中,30%的企業投入資金不少于100萬。而年產值在1000萬以下的企業,則少有在生產設備方面投入資金。
從意愿來說,據調查,年產值在5000萬至上億元的企業中,80%的企業愿意加大對生產設備的投入,提升勞動生產率。而隨著企業規模越小,產值越小,投入資金提升生產裝備的意愿就越小。從企業類型來說,在投入自動化、半自動化設備提升的企業中,大部分是板式、辦公家具。
為何自動化生產難以在衣柜行業普及?
“首先是衣柜等家具生產的利潤率不高,企業難以有余錢去投入提升生產設備、購買昂貴的自動化生產線。”順德家具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更多的企業反映的是目前市面上的生產自動化裝備并非那么適用于衣柜等家具生產。
例如,家具老板羅先生5月剛從歐洲引進一臺價值百萬元的自動裁皮機,按照程序,裁皮機可以把一張完整的牛皮切割為不同大小。然而使用不到兩個月,這臺機器就閑置了。羅老板表示,原因是,比較后發現使用機器的效率比人工更低。
衣柜企業可以局部實現自動化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劉曉紅教授認為,目前衣柜等家具設計跟生產的能力和基礎還沒有那么強,不可能一下子使用全自動化的流水線的,況且企業的資本能力未必有那么大,而且市場定位也沒有能力一下子承擔這樣的投入。但是劉曉紅指出,提升生產效率有很多途徑,裝備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可以先局部實現數控化、自動化。”
衣柜的復雜性很高,除了一些設備可以通用之外,各個企業還需要根據自己的產品特點、質量要求和產量等進行定制。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關鍵工序,過度依賴人的技術方面,在對創造附加值重要的工序上,可以考慮加大資本投入,應用具有世界先進技術的設備取代人工,這樣質量穩定性、企業的安全性和產品的價值才能更好地保證。如銑型、鉆孔、涂裝等工序,可以優先使用數控設備和自動化的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