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廣東現代農業應用示范基地掛牌成立,該基地位于佛山高新區新光源產業基地的創新中心內。同日進行的第二屆農業照明發展論壇上,多位與會專家均認為,隨著以光照應用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可以預見以人工光源提供光照的植物工廠不久后將迎來發展黃金期。這也意味著,農業LED的發展將會為傳統的LED產業找到新出路。
植物工廠126平方米一次可培育2萬棵菜
當日,參與論壇的嘉賓與學者還一起品嘗了由該基地植物工廠培育出來的有機無公害蔬菜。
據了解,植物工廠的概念最早在日本提出,是用高科技打造的現代農業生產系統。在這個生產系統中,通過LED照明技術、智能控制技術與無土栽培技術相互結合,實現環境因子和水肥管控的一體化與智能化,使植物生產不受地理、氣候等環境因素影響,并可以從生產源頭上避免土地、水源的重金屬污染以及農藥使用過度的發生,相較于傳統開放式環境的農業生產對食品安全的控制更加可靠。
而位于廣東省新光源產業基地內的應用示范基地,改造自一間面積為150平方米的辦公室,是一間擁有完整智能系統的微型植物工廠。基地采用4層立體栽培,實際種植面積達126平方米,目前種植作物以常用葉菜為主,種植過程采用LED植物生長燈進行光照、實行水肥一體化管控。此外,還實現了高精度環境控制,由計算機對作物生長過程的溫度、濕度、光照、營養液等環境要素進行自動控制,一次最多可培育葉菜2萬棵。
LED企業嘗試農業照明尋求新的突破口
“隨著LED技術的發展,以LED光源促生長的植物工廠模式興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已建植物工廠達80多家。據日本株式會社專家預計,中國植物工廠未來有望達到日本植物工廠10倍以上的規模。”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主任眭世榮表示,植物工廠的興起,將會帶動農業和LED產業的變化,也許能為傳統的LED產業找到新出路。
位于新光源產業基地內的中德光電照明有限公司,在2013年開始開發農業照明產品。隨著植物工廠的興起,2015年該公司為國內植物工廠供應了近500萬的光源產品。在該公司總經理周召鵬看來,傳統的LED產業競爭激烈,光電企業一直在尋找突破口,而農業照明是一個不錯的新嘗試,但他坦言研發投入的成本很大。
筆者也了解到,在該應用示范基地內目前產出的蔬菜,成本價格就要1塊多一棵。相較于市場上售賣的有機蔬菜,貴了不少。對此眭世榮表示,植物工廠目前處于科研階段,應用成本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穩定下降,而種植品種由普通蔬菜開始,將來會應用在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上。他坦言,隨著以LED技術為基礎的植物人工輻射源(PARS)的應用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可以預見植物工廠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另外,除了新光源基地內的中德光電照明有限公司外,三目照明也已經提前布局農業照明,投入技術研發和市場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