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節能環保低碳為主導的新型建筑建材業是我省重點打造的五大新興產業之一,2015年的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積極培育壯大五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以節能環保低碳為主導的新型建筑建材產業。貴州省在建設“5個100工程”等重大發展平臺的推動下,新型建筑建材產業一路高歌,快速發展,成為“點燃”全省經濟發展的“綠色新引擎”。
循環經濟典范力促“變廢為寶”
建筑垃圾不僅堆放占地,而且污染環境,這個問題在大城市尤為突出,讓人頭疼。由中城建恒遠貴州安順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保溫砌塊”,很好地做到了變廢為寶。
貴州飯店、馳騁國際金融商務大廈、貴州宏立城花果園,貴陽市這三棟建筑都采用的新型建筑材料—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該“保溫砌塊”它的主體原料是建筑垃圾,已申請70多項國家專利。
中城建恒遠公司將破拆后的老舊建筑物中的磚塊、水泥、瓦礫,通過加工,制成再生混凝土。然后,再將再生混凝土和“泡沫塑料”經過“壓制復合成型”等工藝結合在一起,就制成了“保溫砌塊”成品。經過近10年的研發,該“保溫砌塊”很好地解決了節能、防火、經濟適應性三個指標的均好性難題,同時防滲、隔聲、強度等重要的墻體性能指標都有明顯提高,是目前引領綠色墻材的高科技產品。
據了解,全省每年基礎設施建設產生建筑垃圾約9000萬噸,其中各類建筑物拆除垃圾約3000萬噸。以中城建恒遠公司年產400萬立方米建筑垃圾復合保溫砌塊生產線項目為例,每年可利用建筑垃圾約275萬噸。如果能夠建成11條這樣的生產線,就能全部消納3000萬噸建筑拆除垃圾。
在貴州,像中建恒遠公司這樣的環保建材企業還有很多,如黔西南州騰翼新型節能保溫墻材有限公司、貴州萬福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貴州晶泉科技建材有限公司等。他們開發的新型環保建材多以工業廢渣,如電廠垃圾粉煤灰、磷肥廠廢棄物磷石膏等作為主要原料,通過先進的加工技術制作成墻體、地板等建筑材料,而且品質也比同類產品更優。
據悉,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增新型墻體材料認定廠家24家,產品36個,新增產能超過10億標塊。預計到2017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業總產值將在4000億元以上,增加值可達1500億元,年均增速13%以上。以變廢為寶、低碳節能為理念,貴州新型建筑建材業已成為發展循環經濟的典范。
新型建筑材料催生“綠色住宅”
“新型建筑建材”的“新”在于貫穿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自然和諧共生,包括做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節時、保護環境的“五節一環保”。那么什么才是“綠色建筑”?
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給它的定義是:在全生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為滿足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的需求提供節能、減輕環境負荷、產品性能優異的建筑材料與系列化產品。我省政府提出實施“五大工程”助推全省新型建筑建材業發展,鼓勵和支持企業、科研、質檢、行業協會等機構合作,共同編制新型建筑建材產品應用技術標準、設計、施工和質量驗收規范;在部分地區率先將建筑節能標準提高到75%;著力發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復合自保溫砌塊,解決建筑廢棄物處置問題;發展具有“貴州臉譜”的山地建筑,打造符合貴州山地特色、傳承多彩民族文化的“特色符號”。
業內專家指出,提高建筑中采用綠色建筑材料和產品的比例、促進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尤為重要,研究、開發和應用環境友好型建筑材料與系列產品具有重要意義。繼智能化住宅之后,綠色住宅成為房地產商家的賣點,成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全新的居住概念。
該專家表示,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綠色地產將會以環境積極化、資源節約化、空間靈動化等方面的優勢成為未來建筑主流。而面對綠色建筑發展的浪潮,發生改變的不僅僅是面臨全面轉型的地產,綠色建材和綠色技術在建筑中的推廣應用也將成為建設行業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