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在北京召開的2015年中國冰箱產業年會上獲悉,今年,中國冰箱產業或將迎來自2012年以來的第三次負增長,冰箱市場的結構繼續深度調整。對此,相關專家指出,行業內的兩件大事——新修訂的 《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已經發布,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醞釀已久的冰箱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出臺,將引導冰箱業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風向再次聚焦于能效水平的提升。
新標準更加貼近消費者生活
“這么貴的冰箱,能效水平怎么會這么低呢?”日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蘇寧易購北京聯想橋店調查時發現,在松下冰箱銷售區,一款標價1889元的6門大冰箱正在進行特價銷售。冰箱上粘貼的能效標識顯示,該產品的能效僅為3級。“這款產品是原裝進口的,能效水平是按照日本標準測量的。”促銷員告訴記者,日本的冰箱能效標準是在產品滿載的情況下測量的,而我國目前的能效標準是在產品空載的情況下測量的,雖然是同樣的能效指標,但其實這款產品的能效水平并不低。“就是因為這個,才對產品做特價處理的,這款產品其實各方面都一樣,如果按照我們的標準測量,能效等級會升為1級。”
“其實新修訂的冰箱能效標準,其能效指標的測量方法也借鑒了國際經驗,將更加貼近消費者的實際使用情況。”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介紹說。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新修訂的冰箱能效標準最突出的變化是更關注用戶的實際耗電量,新標準增加了冰箱標準耗電量、裝載耗電增量、綜合耗電量等定義及判定方法。其中,冰箱綜合耗電量(Et)是指冰箱在模擬用戶使用狀態下(含有冰箱裝載耗電增量)運行24小時的實際耗電總量。這一指標將最終影響到冷藏冷凍箱的綜合能效指數。
為了關聯實際耗電量與標注值,新修訂標準還增加了加水負載項目和變環溫(16℃、32℃)測試。最終進行加權計算年耗電量,不僅對耗電量計算更加詳細,而且對風冷冰箱還避免了現行標準中有可能存在的耗電周期內沒有化霜的情況,測得的耗電量更加接近真實耗電量,從而強調了產品的“實際使用節能設計能力”。
此外,新修訂標準在能效等級要求方面提升較大,能效指數上升明顯。據了解,新修訂標準能效1級產品耗電量約比原能效1級產品耗電量下降40%。目前市場上能效1級冰箱占比已經超過85%,100%的產品的能效水平均達到或超過能效2級。而冰箱新能效標準設定的目標是,能效1級產品市場占比僅在5%左右,能效2級產品占比為10%-20%。能效標準的大幅提升,也將加劇市場競爭。在多重壓力下,一些不具競爭優勢的品牌或將加速出局。
同時,新修訂標準增加了葡萄酒儲藏柜、嵌入式冰箱,冷柜類產品分類更加細化,立臥柜分開。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表示,企業應加大對節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并做好產品線切換準備,以保證符合標準要求。
新政策促高效產品市場發展
在新能效標準發布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三個家電能效“領跑者”實施細則,分別是《家用電冰箱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平板電視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轉速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這三個細則是繼2013年6月高效節能家電補貼政策退出后,國家發布的首個家電激勵政策。
不過,這次公布的三個家電能效“領跑者”實施細則,均不會涉及到對企業的資金補貼;也就是說,這三個細則都只是帶激勵性質的評定細則,屬于國家發改委用來提升國產家電能效水平的幾項激勵性措施,比如國家將能效“領跑者”產品納入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實行優先采購。而入圍企業也可以在入圍產品能效標識本體上直接印刷能效“領跑者”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