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中央提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來,雖然家居企業經常將轉型升級掛在嘴邊,但卻遲遲不見大動作。如今,無論是從生產環節,還是針對流通環節,政府連出重拳,推出一系列政策、標準,家居企業似乎已經到了“不轉不行”的節骨眼。究竟該不該轉?又該如何轉?對此,本刊特推出系列報道,聚焦家居產業轉型升級。本期聚焦京津冀一體化形勢下,能否成為中國家具產業第四個集散地?
近日,記者獲悉,首屆北京國際家具展覽會(BIFF)將于明年7月1日至4日在北京順義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這意味著,繼上海、廣州家具展之后,北京當地也有了大型家具展。
有需求但更需有特色
我國家具市場以區域劃分可主要分四大區域: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東北地區和以成都為核心的西部區域。目前,全國大型家具展有二十多個,幾乎每省都有。其中,上海、廣州、深圳每年都會舉辦專業的國際家具展覽會。然而,長期以來,北京卻一直沒有類似的國際型家具展會。北京到底需不需要家具展?
數據顯示,從2011年開始,北京連年摘得采購桂冠。最高年份2013年的采購量占到全國的14%。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北京需要一個專業化的展會平臺進行國際商貿交流與合作。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認為,北京有很強的家具企業的隊伍,在全國都有很好的影響力。目前,家具行業正處在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過程中,面臨京津冀一體化的新局面。在北京辦家具展覽會能夠吸引京津冀乃至環渤海地區的企業來參加。
“上海、廣州、深圳都有專業性很強而且辦得很成功的國際家具展覽會,北京當然也需要國際性家具大展。”但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專職副會長錢小瑜同時指出,全國大型家具展有二十多個,東北地區便有一個沈陽家具展,“北京的家具展應該辦出北京特色,應該利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環渤海地區發展的優勢政策。”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會長劉翊也指出,國內已經有幾個大型家具展會,“如何有效吸引家具商家和買家到北京家具展來”值得深思。
“北京國際家具展覽會將突出‘高、精、尖’定位。”北京國際家具展執行秘書長鄔成佳表示,目前北京不具有像上海、廣州規模達30萬平方米以上的展覽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展館,2016年首屆BIFF北京國際家具展覽會將利用新國展12萬平方米展館面積,設立國際品牌與高端定制、民用精品、紅木、辦公精品、電商精品、智能精品、家具產業鏈等七大家具展區,吸納國內外家具品牌入駐。
展會具有區域性特征
“廣州、上海等地的家具展會相對比較成熟,但區域性亦十分明顯,展會來自本地區及毗鄰地區的觀眾數量均占所有觀眾的七成以上。”北京國際家具展執行秘書長鄔成佳表示,“數據顯示,上海博華家具展的上海觀眾占總人數的4成,江、浙觀眾各占1成;而廣東家具展5成以上的觀眾來自廣東本地,再加上湖南和福建的觀眾,來自華南地區的觀眾將近8成,相比之下,來自東北、華北、西北的觀眾只占1成多;至于在京舉辦的中國門展,據官方統計,來自華北、東北三省的觀眾超過了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