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已成為整個家居行業的發展趨勢,不得不承認,未來智能家居產業的前景非常好,智能衛浴當然也要來分杯羹。然而,遺憾的是智能衛浴一直處于一種概念很火、市場很冷的尷尬局面,這只能說明市場上的智能衛浴并沒有真正給用戶的家居生活帶來便捷,也就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
智能衛浴市場尚處培育階段 普及率低于0.5%
跟日本80%以上的普及率相比,中國的智能衛浴市場目前還處于培育階段。國內企業能做好的智能衛浴,大多數是智能風潮還未起時,就已經在智能賽道上充分發揮先發優勢了。一類是早就看清智能趨勢,決意開發智能產品的衛企,主要集中在浙江產區。一類是家底優渥,看準形勢后注資投產,形成尾追策略。一類是機電行業轉型,輕松跨界融合。
智能衛浴陷入“概念火、市場冷”尷尬局面
九牧大概從2010年開始研發生產智能衛浴,雖然當時國內智能衛浴提法很早就有了,每個廠家企業都有所準備,但還屬于概念先行,處在初級階段。九牧發家于國內市場,對國內市場和消費者都有充分的了解。“我們預感智能衛浴這種跟健康相關的產品,在國內的潛力很大。2005年前后,九牧開始在全國甚至全球進行技術儲備、人才儲備和資本儲備。”九牧副總裁張彬介紹,在智能衛浴這方面,九牧目前已經已經擁有30萬套的生產能力,與去年同期相比翻了500%,訂單都是供不應求。但他認為還沒到相互競爭的階段,整個市場還沒有0.5%的普及率,重要的還是在產品研發和市場培育階段。
張彬從汽車行業的發展來解讀智能衛浴的市場前景,2001年中國汽車行業大概是200萬臺左右的保有量,而到去年已經上升到2300萬臺。“汽車用了10年時間,普及了12%到13%。我們用10年時間,將2千塊錢的馬桶普及到30%,完全是有可能的,因為它會像家電一樣成為家庭的必需品。”張彬認為。
智能的定義是怎樣的 給消費者真正的價值
“現在大家有點迷失,智能的定義或者說定位是怎么樣的。現在看來是智能的產品,過了5年就不是智能的產品了,智能的概念已經被大家用爛了,智能不局限于智能馬桶蓋、它的范圍和定義應該更廣,應該是引用當今社會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把它融入到衛浴領域來,才是真正的智能。不應該是僅限在馬桶蓋而已,衛浴里面所有的產品都要不斷改變,需要注入更多的技術。”和成衛浴董事長邱士楷表示。“趨勢已經很清楚,所有的東西都會互聯在一起,如何真正給消費者價值?智能不是我的馬桶要多裝幾個燈,要更炫耀的效果,而是要真正實質性地帶給消費者,能夠提高它生活品質的東西。”
張彬尤為直截了當地指出,健康是智能的發展方向。“信息化的發展讓一切越來越方便,人越來越懶惰,智能大家表面的理解就是操作方便,更關鍵的是要往健康方向發展,只有帶給消費者健康的才是好的智能產品,未來的方向,第一步是操作的方向,真的是健康。”張彬認為,智能化的結果不是要越來越復雜,應該是讓生活更簡單,讓智能更便捷,而且便捷的服務是體現在自身健康方面。
現在國外的智能產品已經開始跟醫療功能相結合,打通了人與商品的界限,讓人與物之間有了更廣泛的聯系。“智能設備可以記錄人體的數據,把人體的各種指標記錄下來,可以判斷一些健康趨勢。癌癥病人患者在若干歷史階段中,身體指標可以呈現出若干狀況,其中包含了溫度狀態,把溫度記錄下來。可以提醒自己,是不是身體有變化了,他就可以再去醫院檢查。”張彬表示,智能衛浴的未來發展方向,是要實現智慧健康管理這樣的概念。
“智能化不單是技術層面,智能化更多是為人服務的,為用戶服務的,我們所有的產品都是為人提供服務。智能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就像我們以前的產品,可能是骨骼式的,比較粗獷,做粗獷式的運動。現在智能化慢慢變成像神經系統,像我們感知系統,它變得非常微妙。”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馬賽說,數據化集成分析之后,衛浴企業嘗試做尿便采集,人體健康分析,這就需要和一些醫療機構和數據分析公司合作,接下來的跨界合作會越來越多。
在馬賽看來,衛浴在智能化方面才剛剛開始起步,現在的產品都是獨立的體系,而在將來衛生間里面馬桶也好,潔具也好,彼此之間會建立非常廣泛的物聯網。“像人工識別,現在馬桶可能還是一個簡單的識別,如果將來慢慢形成一個體系之后,所有的用戶因為家里面用戶每個人其實都不一樣,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他的行為都不一樣,但一進到衛生間馬上就能感知到他,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的一些需求,他的一些喜好,很容易就通過我們這些產品為他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這個是未來很重要的趨勢。”馬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