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首屆中國陶瓷電商峰會在德化舉辦。本次峰會的論壇之一《國內陶瓷電商論壇》上,復旦大學教授劉鋼、中科院博導、教授、研究員、信息中心主任汪向東、福建省德化縣唐豐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陽、醴陵御品坊陶瓷總經理黎澤恒等電商行業大咖及專家,共同討論德化電商的發展之道,及未來平臺的發展策略。
“互聯網+陶瓷產業”要讓產業發生質的改變
劉鋼(復旦大學教授)
當下,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大規模的結構性調整,從經濟、政治、文化上,整個中國正在經歷全面的重構性調整。在這個結構期中,產生一個現象,就是傳統產業或者傳統產業的陳舊模式走向衰亡。新興產業或傳統產業獲得新形態之后獲得了無限的發展空間。但中國的經濟模式是資源主導型經濟,現在要進入人才主導型的經濟模式,無疑對大多數已經習慣資源主導型經濟的企業家來講是滅頂之災,對人才主導型經濟不知所措。
大量的傳統企業和企業的傳統模式,都面臨兩個出路:被騰籠換鳥或者鳳凰涅槃。在這場經濟變革當中,一個重要推動力就來自于技術推動產業革命的升級。在眾多的技術中,我們這個時代有一個核心的標志性技術就是“互聯網+”。
互聯網經濟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新經濟需要的新模式、新手段,以及原有的經驗和知識在這場經濟變革當中隨時都會撤銷,這是它的挑戰所在。陶瓷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產業,他有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德化想要繼續保持瓷都的地位是需要創新模式的,新的業態是將“互聯網+陶瓷產業”放入爐中之火里熊熊地燃燒,從而形成全新的業態。然而,“互聯網+陶瓷產業”并非簡單的互聯網和陶瓷的結合,而是產業要發生根本性變化。
自建平臺要實現目標客戶新的價值
汪向東(中科院博導、教授、研究員、信息中心主任)
德化密集集中了一批專業性非常強的企業,在這個地域,如何將產業的優勢與電商結合,成立一個既是地域的又是產業的平臺。成立區域電商平臺有6大意義,第一,企業在接觸電商時,平臺策略是決定這個地區電商發展的最重要策略之一。首先要建立網上的交易通道,其中的核心競爭力是是否做品牌,而平臺又是多種多樣的,有自建平臺,有合作平臺,垂直的平臺等等。此外,現在又出現了跨平臺,微平臺的趨勢,一些地方電商在考慮自己平臺策略的時候變得很糾結。很多地域的電商企業問我這個地方適合什么樣的平臺。我認為有一個原則,不管是自建還是合作,必須以時效為導向。讓本地的市場主體直接對接到互聯網,對接到電商網店大市場。然而,電商平臺建設的成本誰來承擔,這也是為何近年來很多平臺經營不下去最終的原因。
我認為,不管是自建平臺還是合作平臺,都要樹立一個觀點,建平臺是為了滿足用戶體驗至上,既是市場活動主體的要求,同時也是互聯網思維最重要的原則。建平臺是為了發揮其應用能力,應用是為了讓用戶點贊,這是非常重要的。自建平臺一定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立戶發展起來。我們都知道,今年大家所熟悉的淘品牌在十幾年前其實并沒有名氣,但今天它已經是這個領域不可忽視,不可回避的存在。
德化剛剛啟動陶瓷專業的平臺,自建平臺的理由當然是它可以提供給未來的目標用戶一個新的價值,這個價值包括和陶瓷相關的資源,它可以為陶瓷提供有寬度有深度的服務,包括陶瓷專業信息和行業資訊,以及與交易相關的服務。這樣對專業性資源的整合,未來要加大推廣力度,吸引目標用戶的關注。
品牌是電商利潤的增長點
李建陽(福建省德化縣唐豐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
唐豐在國內電商已經做了6年了,通過電商這條道路發家致富。主要是做陶瓷茶具,通過互聯網的銷售,目前產品有1000多種。以往,線下的傳統陶瓷企業就是開全國各地的連鎖店,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開店,從而來增加整體的品牌形象。然而,這種模式近年來遇到瓶頸,電商就在這時候逆勢發展。其實,線上賣東西和線下是一樣的。前期的準備非常關鍵。比如我們10年前注冊品牌,產品定位在中高端的,主要是套裝茶具。后來證明,走品牌化的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因為品牌附加值帶來的高利潤,才能支撐電商平臺的推廣費用,缺乏利潤增長點的這種公司是做不成功的。
電商企業要將產品做到極致
黎澤恒(醴陵御品坊陶瓷總經理)
線下產能過剩,線上卻是信息過剩,這是今年線上線下都“叫苦”的原因。我認為,傳統企業面對“互聯網+”需要的是升級,而不是轉型。首先,要怎么把產品做精,滿足客戶的用戶體驗,我們不能只當電商行業的技術員,而要主動創造互聯網用戶所需求的有價值的產品,這才是企業要思考的問題。其次,在互聯網時代,產品的變化是相對用戶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的。再者,面對新的消費時代,傳統工業企業既面臨劣勢也擁有優勢,目前很多傳統企業在電商領域,暫時還沒有崛起。
我認為,傳統企業要走電商之路,必須意識到以下幾個策略。第一,它很難突破以前營銷的格局,傳統企業“觸電”并不是說一定要去組建一個電商的產業,電商本身就是一個推陳出新的平臺,不斷推翻信息和不斷制造新的資訊,做電商一定要先做加法再做減法,不要把一個產品放在一個層面上發展,一定要多平臺去發展。商業文明的核心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的本質就是讓商業回歸原址。
互聯網讓商業回歸有三大法則:第一,顧客的體驗至上,把每一個細節做到極致,滿足消費者體驗。從我周邊的陶瓷企業發展來看,常常會走入誤區,會認為這是一個夕陽產業,或者將電商做成網絡營銷。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做電商企業都離不開大數據,這三個字,是核心中的核心。我建議很多陶瓷品牌一定要不斷地去嘗試,但一定要記住不要把所有的產品都放在某一個平臺上面。做電商最先富起來的,不是他做得有多好,而是他長期做將銷售渠道拓寬了,讓專業的人才做專業的事,用“前面有虎,后面有豬”來概括未來陶瓷電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