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國的家具產業發展可謂是一帆風順,大多數家具企業老板都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如今風云變幻的時代卻讓家具行業粗暴增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有的知名家具品牌甚至走向破產危機,如華源軒、富之島等等。面對如此嚴峻形勢,衣柜企業變革增長模式刻不容緩。
過去 家具產業增長模式粗暴
過去20年無疑是家具企業的幸福時代,一方面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剛性的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形成了“全球家居看中國”的獨特風景,大量第一次買房買家具的消費者涌入市場,需求的同質化使得簡單照搬國際流行款式,大膽粗暴的擴張產能規模、分銷網絡規模和品牌知名度就能形成產業的龍頭企業。
另一方面中國在工業起飛階段的良好資源稟賦給中國家具企業的粗暴擴張模式以良好的環境條件,政府超前投入的大量工業基礎設施,各個地方政府對于做大工業經濟、提升地方GDP的渴望和財政稅收優惠政策的相互競爭,成本低廉的勞動力和工業用地資源,低廉的原材料成本,快速形成的完善產業配套,幾乎為零的外部性成本(污染、環保等),都使得家具企業依托廉價資源的兇猛“外延擴張”成為現實。
當下 家具產業發展環境發生巨變
盡管過去家具產業發展得如此迅猛,但是當下,家具企業面臨的是全新的“艱難時世”。房地產市場趨于平穩使得家具產業的高增長時代已經終結,整體市場規模的個位數增長成為未來市場發展的主旋律,家具行業將進入彼此間虎口奪食的市場新常態。
國內市場原材料、生產成本等各項要素資源的價格持續高漲使得家具企業成本不斷攀高,盈利越來越艱難,利潤不斷下滑甚至虧損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家具企業必須直面的現實;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依托低成本勞動力、充沛的原材料資源和TPP貿易圈的制度紅利,已經逐漸形成相對中國家具制造業的產業轉移和分流效應,中低端家具走出中國成為必然趨勢。
衣柜企業變革增長模式勢在必行
在中國經濟整體轉型的大背景下,衣柜產業環境的系列變革也必將迫使衣柜企業重新思考增長和盈利來源,培育提升企業資源利用效率的“內生性增長能力”。首先是要追求“熊彼特利潤”。隨著改革的深度推進,政府減政放權,各項要素資源進一步市場化,隱形關系交易逐漸陽光化,各項要素資源的爭奪日趨劇烈,衣柜企業必須要轉向追求發揚全員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意識的“熊彼特利潤”,通過更系統化、更精細化、更高效、更創新的戰略布局和管理升級實現企業的豐沛收益。
其次是要思考如何從關注“同質資源的數量擴充和規模增長”轉型為關注“異質性資源的重構和改造”。過去衣柜企業關注更多的是土地產房設備問題、原料控制、融資規模、倉儲貨運能力、門店面積與位置等一系列無法產生差異化競爭力的同質性資源,其與對手的差別在于投入時間的遲早(所謂先發效應)或者規模大小(所謂規模經濟),隨著社會資本的大量過剩、資本市場的自由化,以及技術創新推動的替代物的不斷涌現(比如隨時隨地可以購物的數字網絡對好賣場好位置的替代),一切由資本規模決定的同質化資源越來越難以產生優勢。決勝的核心越來越取決于企業對人才、管理架構、流程與信息技術、組織治理機制等一系列異質性資源的改造。
總的來說,家具產業從資源的粗暴擴張中獲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對于衣柜企業來說,必須深刻意識到,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增長和盈利的來源必須全面轉變,大刀闊斧的變革才能贏得未來。
【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門窗網”查看最新熱點文章《二胎要生、房要換、門窗更要買俺家滴···》更多行業交流請加入九正門窗網交流群:22150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