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建材業產能過剩的一片哀嚎聲里,東莞市長安鎮一家名為環球石材集團有限公司(832123,下稱環球石材)的企業,被視為制造企業實行工業4.0、促進產業升級的樣本,還出現在了中央電視臺11月16日的《朝聞天下》欄目中。
根據央視報道,11月2日,環球石材宣布引入意大利百利通(Breton)公司的CEMSTONE人造石生產線已正式投產。這條CEMSTONE人造石生產線總投資1.6億元,整個生產流程完全自動化完成,年產能將達到60萬平方米。
經過兩年的談判,環球石材和百利通才簽署了引入生產線的排他協議。環球石材CFO何友光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這意味著在高端人造石領域環球石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無競爭對手。而且人造石材的毛利率可以達到45%,未來幾年,它的收入也會占環球石材總收入的50%以上。”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材生產國,環球石材則是國內最大石材生產企業。據中國建材網的報道,中國石材的生產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福建省、廣東省,東部的山東省三個石材生產大省,其中福建與山東為原料與加工生產大省,廣東主要從事進口石材的加工,上述三省占了中國石材生產85%的產量。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中,中國石材行業市場發展亦深受影響。環球石材未能幸免。根據該公司上半年財報,2015年上半年該公司虧損了3305.79萬。
環球石材原來的主營品種是天然石,80%原材料為進口。生產人造石進入家裝、工裝市場,何友光認為這是環球石材未來的主要盈利點。何友光說:“目前萬達[微博]廣場有十七八家與我們合作,擁有了產線之后,我們可以自己制造,收入預計大概為每年兩億元。”萬達集團是環球石材的客戶之一,在引進產線之前,萬達廣場所使用的人造石材即由環球石材代理百利通進行合作。
除了收入上有所期待,引進CEMSTONE人造石生產線能極大地節省成本。目前環球石材只引進了一條生產線,完成總投資預計需要投入3億元。整個生產流程完全自動化,全程只需要配備15個工作人員在場輔助。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如果是以前純人工生產狀態,類似的一條生產線,大概需要700-800名工人。考慮到目前東莞招工難,且人工費用太高,提升成本導致企業利潤減少的現實,新引入的自動化產線解決了這些難題。
按照環球石材的規劃,未來5年將總共引進3條生產線,屆時產能將達到180萬平方米,3條生產線投入約6個億的成本將在4-5年左右收回。
2015年5月,環球石材登陸新三板,前后共籌集資金2.38億元。何友光對媒體透露,環球石材很快將啟動第三輪融資,年底前應該就可以落實。此外,雖然該公司是在新三板上市,但如有需要隨時準備轉板。
1991年就在東莞建廠的環球石材,趕上了東莞制造業從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的騰飛時代。該時期,東莞的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41.5%,工業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這一準工業化階段,東莞形成紡織、服裝、電子、食品、機械等行業的外資企業群體,各類利用外資的企業遍布東莞城鄉,且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此輪制造業洗牌,先倒下的也正是上述行業中不具競爭力的企業。根據何友光的觀察,“東莞的制造業最先開始受影響的是塑膠、紡織業、制鞋業、其次是模型、電子信息加工產業。這些產業倒閉的一個原因是客戶太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