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劍河縣工業園區內,一棟木質結構的苗侗民居靜立。飛檐、翹腳、美人靠,濃郁的民族風情撲面而來。但它已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苗侗民居,傳承千百年的“外貌”中,已生存著新型建筑建材產業的靈魂。
以OSB(定向刨花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取代傳統木板,將房屋所有部件在工廠流水線上生產出來,最后搬到客戶指定地方進行“搭積木”式的組裝,一棟房屋便生產出來了。這僅僅需要18天。
這是貴州省新型建筑建材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著眼全省,新型建筑建材產業發展以星星火光,加速奔跑,呈風生水起之勢。全省新型建筑建材產業已提前邁入千億級臺階。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建筑業完成總產值816億元,同比增長18.5%、居全國前列,新增建筑企業1410家,建筑業從業人員達110萬人;2014年,建材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提前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年產值超10億元和200億元的建筑企業分別達88家和2家,比上年增加38家、1家,新增特級資質企業2個,今年6月又新增特級資質企業1個,提前兩年完成到2017年新增加2至3個特級企業的目標。
資源引擎點燃發展激情
“發展新型建筑建材產業,這是貴州立足自身資源的選擇。”安順石材產業的發展為這句話做了最生動的闡述。
切割、拋光、打磨……機械轟鳴聲中,璞玉般的石頭蛻變成為色彩斑斕的飾面石材,天然木質紋理清晰可見。這是貴州晨春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檔飾面裝飾石材,名叫黑木紋大理石。產品已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國際市場。
“點石成金”,晨春石業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公司總經理黃龍將這歸功于安順豐富的大理石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
黃龍一語道破了安順石材資源的特點。
數據顯示,初步探明安順市飾面石材資源量達6.98億立方米,大理石巖資源主要分布于鎮寧、紫云、關嶺、普定等多個區縣,有灰木紋、黑木紋、灰姑娘、灰太狼、楊柳青、米黃等17個品種。
資源優勢讓石材企業紛至沓來。目前安順市頗具規模的石材企業已達17家,可實現產值30多億元。
對于石材產業,安順市有著更宏偉的發展計劃:打造一個1000億元的園區,做出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培育全省特色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成貴州的名片。
資源,這便是貴州的底氣——能源資源富集,具有煤電結合、水火互濟的優勢;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用于水泥與磚瓦原料以及各種用途的石灰巖礦探明儲量36億噸,潛在資源量約有360億噸。
資源并不是貴州發展新型建筑建材產業的全部緣由。
根據《貴州省城鎮體系規劃(2012-2030年)》,預計到2020年,貴州省城鎮化率將達到50%,城鎮人口還將增加近7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