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渤海商品交易所紅木DO開啟紅木產業電商新時代———紅木掛牌發售儀式在義烏舉行,浙江木紅實業有限公司籌備已久的渤海商品交易所紅木交收運營中心正式成立。
在全民都在談論“互聯網+”的時候,紅木家具產業“互聯網+”將如何定位?新成立的渤海商品交易所紅木交收運營中心似乎給出了答案。
“紅木家具產業‘互聯網+’應該定義為金融、貿易、物流、電商四位一體跨界融合的模式。”浙江木紅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渤海商品交易所紅木交收運營中心總經理趙錦偉說,渤海商品交易所紅木交收運營中心就是對紅木電商化的一種探索。
渤海商品交易所紅木交收運營中心立足于東陽紅木產業鏈的現狀,發揮義烏流港優勢,并借助渤商所首創的現貨連續交易制度和資金結算、商品物流、市場服務及價格發布四大網絡服務體系,打造全新的紅木電子交易平臺。
“現在什么都講究私人定制,紅木家具也可以實現私人定制。”趙錦偉說,以目前上線的大紅酸枝為例,在電子盤上買進大紅酸枝原材,在線下通過協議,就可以交收東陽工藝美術大師定制的個性化紅木家具。通過渤商所O2O模式銷售的主要是紅木木材的標準品,但渤商所可以實現協議交收的功能,將紅木木材標準品“提現”成紅木家具,就如同羊絨紗線的協議交收品為羊絨衫,羽絨的協議延伸品為羽絨被。
“這樣就能理解,為何在電子盤上買進大紅酸枝原材,得到的卻是東陽工藝美術大師定制的個性化紅木家具。”趙錦偉說,通過O2O的商業模式減少了傳統紅木交易的中間環節,實現利潤再分配,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惠價格的同時,也解決了紅木家具廠商的銷售難題。
與此同時,木紅實業在紅木原木標準化基礎上,結合每個家具品牌生產企業自身的品牌價值和工藝制作標準,在渤海商品交易所簽約的第三方監管機構的質量鑒定下,為紅木家具成品的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最優、量身定制的紅木成品家具。這種模式突破了傳統的紅木家具銷售理念,也可以解決目前紅木產業存在融資難、變現難、家具滯銷等一系列問題。
此外,渤商所的P2C產業電商平臺,為東陽、義烏兩地的紅木家具企業和消費者建起了一個公開、透明的交易平臺,減少了中間環節,節約了貿易成本、物流成本和社會資源成本,為東陽和義烏的紅木產業搭建起了大平臺,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優質的服務支撐。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家具網”;可查看熱門文章《太便宜的家具為啥不能買?》想與同行交流可加入九正家具群:23343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