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木紋、黑木紋、灰姑娘、楊柳青、米黃,一塊塊紋理精美的石頭蘊藏在安順的群山之間,馬場石、藻類化石、珊瑚化石,一顆顆色彩艷麗的奇石如一個個動聽的音符在安順的山水之間跳躍。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為安順繪制了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也為安順儲藏了大量的礦產資源;豐富的石材資源,為安順工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安順經濟增添了新的增長點。
2010年12月1日,貴州省政府召開支持發展石材產業專題會,明確把石材產業列入全省建材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產業和項目。今年8月,省委書記、省長陳敏爾就舉辦首屆石博會作出重要批示:“要作為全省加快石材產業發展的平臺辦出實效來。”
西部大開發、全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貴州省承接產業轉移、黔中經濟區等有利條件接踵而來,為安順石材產業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安順立足資源稟賦,搶抓機遇,提出了“工業強市”、“5 個 100”工程等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全市工業化,統籌布局各區縣石材產業發展,將石材產業打造成黔中經濟區的新興、特色產業。
歷經30年,安順石材產業“破繭成蝶”
從最初家庭作坊式生產,發展到目前集礦山開采、板材加工和石材產品異型加工等相關產業于一體的產業集群,安順石材產業經過30年的發展歷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安順豐富的礦山資源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1980 年紫云自治縣建立了貓營大理石廠和猴場大理石廠兩家石材廠,利用當地開采的大理石荒料,經過簡單切割打磨后加工成大理石毛光板出售。后由于市場變化和體制問題,石材企業在 上世紀90年代末相繼停產倒閉。
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雖然全國各地開始開發天然石材資源,市場供給急劇擴大,但受交通閉塞、企業管理、技術裝備、營銷手段等因素影響,安順石材企業參與國內市場競爭的能力較弱,經營困難,整體處于緩慢甚至停頓狀態。
2010 年以來,一些石材企業對資源開發突破了原有就地取材的理念,尤其是東南沿海部分發達地區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對資源開發提出更高門檻,加速企業在全國進行生產力布局調整。與此同時,貴州提出“工業強省”戰略,省政府召開了發展石材產業專題會,明確把石材產業列入全省建材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產業和項目。
面對機遇,安順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外省、市石材企業相繼到安順市考察,看好安順石材資源、區位、交通等優勢和石材市場潛力,紛紛到安順市投資建廠,涌現出了晨春石業、玉騰石業、忠意石業、博吉板業等一批有實力的石材企業,安順石材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歷經30年,安順石材產業發展從起步階段到緩慢發展階段,再到快速發展階段,在黔中大地上奏響一曲石頭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