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高安產區企業自2007年的產業轉移后,至今已經歷了九年的發展,整個產區的規模也發生了質的飛躍,成為全國第五大建陶產區,多數企業也在這期間實現了企業規模化的發展過程,開始進入企業提升發展階段。而這其中,很多企業主表示,高安產區已經要思考從生產型企業向營銷型企業轉型提升,而高安產區和企業是否已做好準備?
業內人士都已知道,佛山已成功實現從生產型企業向營銷型企業轉變,目前佛山的陶瓷企業已不多,而佛山產區的營銷地位在全國已不可撼動,各類新技術、新產品、相關的配套人才等,佛山已是非常的成熟。同時,山東淄博目前也正在開始從生產型向營銷型轉變。然而,在全國排名第三的江西產區,從區域品牌的打造、產業的相關配套以及產業的人才配套都是非常奇缺的。據產區多位企業老板表示:“目前高安產區多數企業在管理、品牌推廣、渠道建設方面還處于比較粗放的階段,產區仍停留在一個產品生產制造的階段,而高安產區企業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營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路途非常艱辛。”
2014年建陶行業市場的低迷在2015年被進一步演化升溫,全國一些建陶產區中各種停產、倒閉、欠款等沉重的詞語今年頻繁出現在相關行業媒體的頭條。從今年記者對泛高安產區企業的深入調查了解到,2015年,對于泛高安產區企業來說形勢同樣嚴峻,就如一些企業老板所言,現在高安產區的老板日子真的非常苦,資金壓力、庫存壓力、價格壓力等等。盡管6、7月份很多企業表示產銷情況比較良好,但折算成本下來背后還剩多少利潤?很多企業堅持的非常辛苦。
今年,這種現象在全國都非常明顯,嚴重的產能過剩,企業要保現金流,只能讓產品盡可能的順利流通。
為什么今年佛山很多私拋廠倒閉?
無利可圖!環保帶來的成本壓力、外產區的價格競爭、市場的低迷等。
據統計,江西產區的拋光磚產能居全國第二,而泛高安產區占據的比重達70%,而且,企業的生產技術人才都是從佛山大廠聘請的,產品優等率控制的好,成本控制好,管理費用不高,不僅僅是拋光磚,瓷片、全拋釉、微晶石等,這些曾經對高安產區生產技術門檻較高的產品,如今都已不再是問題。
然而,擺在泛高安產區企業面前最大的問題不再是產品生產的技術難題,而是產品的利潤空間、市場渠道的建設以及管理等企業升級的發展問題。根據記者的調查采訪,目前產區同質化產品的價格戰非常激烈,而這也進一步打消了企業開發新品的積極性;同時,企業在營銷型、管理型人才的配套上遇到招聘難的問題,渠道建設、品牌推廣以及高級管理型人才比較齊全,而相關的產業配套策劃公司在高安產區是一個空白。
產品價格戰,激發企業新品開發
在近期記者的采訪中,幾乎所有的陶企老板都表示市場嚴重供大于求,是導致目前產品價格下跌,企業停窯的主要因素。而且,高安產區用短短8年時間產能規模達到全國第五的地位,其發展速度可謂是空前的。就如產區一些業內人士表示:這種規模也是一種畸形發展,無論是產業配套、產區配套以及人才配套,市場營銷渠道等都不成熟的情況下產能急劇擴張,導致產區企業之間的產品結構、市場定位等同質化嚴重,產區內部相互殺價。
“過去利潤空間大,市場的價格戰刺痛不了企業的筋骨,然而,去年拋光磚、瓷片的價格大幅度下滑,已深深重傷了企業的利潤點,如果不是這兩年的能源優勢,目前的價格根本支撐不了生產成本。”瑞陽集團董事長陳光輝表示。
價格戰、利潤縮水也進一步推動了高安產區產品結構的升級以及產品差異化的發展。精誠陶瓷董事長羅來足表示:“去年看到產區全拋釉產能的快速增長,以及價格的下滑,讓我預示到全拋釉必將面臨今天拋光磚的境地,所以,在去年我們公司就決定推大理石產品,對于我們產能較小的生產線根本拼不過那些大線,只能推些差異化的高質產品,避免價格戰。但目前產區又有不少企業也在推大理石,對于明年大理石的價格我表示擔憂。”
新產品的開發、設計以及產品的配套基本上都是借鑒佛山、淄博成熟的產品技術以及流行的花色,高安產區的企業在產品開發、花色設計的投入上非常少,一方面缺少相關的人才,另一方面企業對品牌營銷的重視不夠,還有就是產品被復制的速度非常快。
但是也有一部分企業在產品開發上比較重視,如外墻磚類企業金泰源陶瓷從磨釉磚、到金屬釉外墻等,在產區甚至全國都是率先推出的;同樣,太陽陶瓷的鋼化微晶石;精誠陶瓷的大理石系列產品均是產區率先推出的。也正是這些企業影響了產區相當一部分企業在產品開發上的力度,推動企業做自己差異化的系列產品,而不是只有價格戰。
據精誠陶瓷董事長羅來足表示:“產能大約束了高安產區的銷售,產品同質化嚴重,而企業主的觀念要改變,如何加強競爭力,如何去分化產能,每個企業都要走自己的差異化路線。”
強化品質,優化結構
【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陶瓷網”;關注有驚喜,掃碼閱讀《我不是在賣陶瓷,而是在玩命,不信你看!》的精彩內容!九正陶瓷網交流群:8012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