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手機已經供不應求,賣5000萬部沒有問題。”回望彼時的胸有成竹,董明珠終于選擇了向現實妥協:“目前賣了幾萬部,年內賣5000萬部不太現實。”2015年,隨著智能家居的不斷升溫,傳統家電企業紛紛跨界涉足手機領域,旨在憑借自主終端積極擁抱物聯網的同時,重新改寫手機市場格局。
而今,面對甚囂塵上的質疑之聲,出師未捷的格力手機究竟給友商們帶來了怎樣的啟示?欲破智慧家庭困局,家電企業又將何去何從?
不再“掌握核心科技”
格力員工透露:“即便是格力手機僅銷往內部,也沒有員工愿意買賬。”那么,當家電企業初涉手機市場,究竟面臨著哪些阻礙?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無論是意在市場化還是劍指物聯網,傳統家電企業涉足智能手機的跨界行為首先會影響企業專注、專業的形象,令消費者難以接受。
“十年前,春蘭集團是中國空調產業的領導者。但如今,昔日帝國復興之路仍漫漫。其主要原因在于當春蘭完成了大量資本積累后,開始拋重金投入摩托車、卡車以及新能源等領域,造成了產品線多而繁雜、廣而不精的局面。前車之鑒,后車之師,‘春蘭現象’足以給當今的國內家電企業敲響警鐘。”劉步塵說。
其次,家電企業缺乏智能手機的研發技術:“智能手機的門檻之低人盡皆知。在國內,絕大多數所謂的‘手機廠商’都僅僅是‘組裝商’,憑借上游的解決方案和營銷手段來混淆視聽,牟取市場份額。長遠來看,缺乏自主研發能力的品牌必然無法在行業中立足,對于經驗匱乏的家電企業猶是如此。”
再次,家電企業缺乏智能手機的產品思維。與家電產品以及功能機不同,智能手機屬于“快消品”。而出自家電企業的產品無論是在迭代周期還是外觀設計上,都難以滿足時下消費者對時尚以及用戶體驗的追求。
最后,品牌老齡化才是所有阻礙因素中的重中之重。劉步塵認為,家電企業的“傳統”產業頭銜難以被消費者忘卻,難逃“過時”的標簽,無法取悅年輕消費群體。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家電企業缺乏互聯網思維,難以適應當下手機的市場化進程。他認為,在B2C模式快速普及的今天,植根于家電企業DNA中的B2B2C的銷售思維已經過時。因此,大型家電品牌引以為傲的“渠道壓迫”優勢已經不再,廠商、代理商及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已再難平衡。
閉環生態
不利于物聯網發展
從格力的物聯網手機計劃中我們不難看出,“打造屬于自己的物聯生態閉環”正成為傳統家電企業的一種獨有的探索模式。但對于智能家居產業剛剛起步的國內市場而言,閉環的生態模式究竟利弊幾何?
對此,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智能家居行業標準紛繁雜亂,無論是國外的蘋果、谷歌,還是國內的一眾家電企業都在積極推進統一標準的形成。
“但市場是殘酷的,對于那些自身產品線不夠成熟的家電企業而言,貿然推進物聯網進程無異于自尋死路。試想,如果一家企業的某一個終端不夠出色,消費者很可能因這一個環節而放棄整個品牌。”陸刃波說。
因此,陸刃波認為,與其將重心放在終端產品線的擴張上,倒不如開放生態,讓更多的家電企業集中涌入,加大投入物聯網底層技術研發,以實現共贏的局面。
劉步塵補充道,若想建立物聯網閉環,產品線的豐富與否也同樣是考量家電企業潛力的關鍵所在。“再次以格力為例,除了空調,格力其余家電產品在市場中的保有量極少。那么,消費者究竟是會為了這個小眾的生態而去購買格力的冰箱、洗衣機,還是轉向另一個規模大且成熟生態?我想答案往往會是后者。”他說。
洪仕斌指出,對于智慧家庭與物聯網,國內各家電企業目前仍處于摸索階段,閉環的生態模式必將不利于行業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對于中型企業而言,物聯網的研發方向仍在聚合,而非封閉,否則未來在這一領域的命脈會越來越窄。
“不過從長遠角度來看,對于大型企業而言,打造生態閉環或將使自己的物聯網平臺在未來便于延展。不過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技術足夠成熟、產品足夠突出的基礎之上的。”洪仕斌說。
真正的物聯網生態
在于融合
雖然家電企業對自己的物聯網手機很推崇,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7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812萬部,同比下降10.2 %,延續了今年以來整體下行的局面。國際調研機構IDC也表示,中國智能手機普及率已超過90%,飽和度甚至超過美國和歐洲市場。
對此,陸刃波表示,手機市場本已是一片紅海,家電企業的貿然涉足卻又恰逢這個每況愈下的階段,不僅面對著難以計數的競爭對手,市場保有量更將是屈指可數。隨著國內初次購機市場的逐漸飽和,家電企業的手機之路便更加渺茫。“連用戶基數都無法積累,就更別說如何構建生態了。”他說。
劉步塵認為,縱然手機將會是未來智慧家庭的重要入口,但布局物聯網生態絕不等于自主研發手機:“一個App就能解決的問題,何必非要靠硬件來統一?”那么,面對物聯網的興起,傳統家電企業又該采取怎樣的戰略?
陸刃波認為,物聯網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生態。只有終端彼此融合,才能實現萬物互聯的概念。“我們固然應該肯定家電企業在手機領域所作出的積極嘗試,但礙于品牌號召力、核心技術以及營銷思維等多方面的缺失,單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掌握整個市場。”
“因此,真正的物聯網生態,在于不同領域企業間生態的融合。”陸刃波說。
劉步塵指出,不只有格力,目前美的、海信等家電巨頭也已經紛紛進軍物聯網。其中,前有美的牽手小米、與京東戰略合作,后有海信攜手騰訊搶灘電視游戲平臺。這些企業的精明之處在于其沒有盲目地為了一個生態而涉足自己所不擅長的行業。相反地,也只有借助企業間從產業鏈、終端到軟件與內容的整合與互通,才能在物聯網中發揮最大的效用。
“我們并不完全反對家電企業進軍手機行業,畢竟這一市場仍有很大的空間,但請不要貿然將重心轉移到手機中來。近年來,家電的整體業績也在不斷下滑,格力空調也位列其中。因此也建議各大家電企業在擴張新產品線的同時,不要忘記鞏固已有產品線的地位。”劉步塵補充道。劉珈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