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石化產業的發展極不平衡,有些產品已經出現過剩或有過剩趨勢,有些產品的短缺卻依然嚴重,聚酯產業鏈上的對二甲苯(PX)和乙二醇就是這樣兩個代表。這兩個產品進口連年居高不下,對我國聚酯產業安全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2014年PX進口量達到997萬噸,乙二醇845萬噸。2015年前5個月,PX累計進口量488萬噸,同比增加逾20%;乙二醇累計進口量359萬噸,同比略減1.9%。預計2015年全年PX進口量將超過1000萬噸,乙二醇進口量將與去年持平或略微下降。之所以形成這種現象,主要是多年來,我國PTA和聚酯產能擴張迅速,而國產的PX和乙二醇的產能擴張卻遠遠跟不上,只能大量依賴進口。
PX擴能遠跟不上下游PTA擴能的步伐,主要是連續遭遇反對新建PX項目的群體事件,原定的PX項目或遷址、或暫緩,甚至取消,能否獲得當地民眾支持是PX產業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今年4月初福建漳州古雷一直正常運行的PX項目發生爆炸,對已經出現的“PX恐懼癥”更是雪上加霜。筆者認為,對于PX發展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恐懼癥。要重視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加強石化知識的科普,提高民眾認知水平。現在全國各地都在編制“十三五”規劃,其中包括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國家也把煉化一體化和PX等項目的審批權限下放到省級政府或者地方政府。既要發展,也要民生,各地方政府需權衡利弊,才能多方共贏。
乙二醇我國主要采用煤化工(草酸酯)法。現已投產或即將投產的煤制乙二醇裝置產能達到500萬噸甚至更高,但裝置開工率普遍不高(低于50%),且裝置運行不穩定,質量也低于預期,無法與乙烯法生產的產品競爭。同時,現在全國各地普遍重視安全和環保問題,煤化工的發展遇到了空前挑戰。另外,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走低,煤制乙二醇的成本優勢也蕩然無存。
筆者認為,對于乙二醇的發展來說,要兩條腿走路,煤制乙二醇技術要全力攻關,保證已投產的裝置正常有效平穩運行,同時也要適度發展乙烯法生產路線,在未來新建的煉化一體化項目中要考慮多配套一些乙二醇裝置。原油價格影響全局,未來走高走低都有可能,隨著頁巖氣等新興能源的崛起,中短期看油價向上突破100美元/桶可能性不大,乙二醇的生產仍將以乙烯法為主。
總之,聚酯原料PX和乙二醇進口居高不下,給這兩個產品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間。力爭使這兩個產品的自給率達到70%~80%,提高市場的話語權,才能為整個聚酯產業鏈良性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涂料網”;關注有驚喜,掃碼查看《假如你老公是賣涂料的...》九正涂料網交流群:9252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