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由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順德涂料商會、深圳市涂料技術學會聯合主辦的“2013廣東涂料產業科技促進大會”在廣州舉行。與此同時,《廣東省涂料產業技術路線圖》也在本次會議上正式發布。
技術路線圖是一種描述領域前景的戰略管理工具。利用科學的方法制定出的涂料產業技術路線圖,能夠為產業提升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撐,為企業進步提供先進的科學管理工具,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為本省涂料產業探索出更快更好的發展途徑等。
據了解,雖然廣東是中國涂料產業大省,一直以來,廣東以家庭裝修木器涂料和建筑涂料而蜚聲中國涂料市場,知名企業更是數不勝數,包括華潤、鴻昌、嘉寶莉、美涂士、巴德士、華隆、君子蘭、迪邦、神洲、匯龍、數碼彩等,更有“中國涂料看廣東,廣東涂料看順德”的經典說法。
2006年,廣東順德被授予“中國涂料之鄉”,在順德涂料最輝煌的時期,涂料產量占全國的10%、全省的40%,其中木器漆占全國的50%。
但是,隨著民用涂料的日益減少,廣東涂料昔日的強勢地位正在日漸削弱,各種因素導致當下廣東涂料同質化嚴重且產能日趨過剩,產品轉型難等一系列問題制約了廣東涂料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以常州工業涂料為代表的長三角區域涂料產業群迅速崛起,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涂料消費和生產中心,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直逼廣東順德,它們以高固化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新型特種涂料為代表。2012年9月,常州市被授予“中國涂料之鄉”稱號,這也是繼廣東順德之后,第二個被授予“中國涂料之鄉”稱號的地區。
九正建材網認為,“中國涂料之鄉”易主大大刺激了廣東涂料的危機感。業內人士表示,《廣東涂料產業技術路線圖》的出臺,多多少少與去年江蘇常州被授予“中國涂料之鄉”有些關系,制定路線圖以奮起直追的意圖已不言而喻。
因此,本次2013廣東涂料產業科技促進大會的召開,將為加快實現涂料產業轉型升級更實際更科學,進一步加快廣東省涂料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提升產業的生產競爭力,把產業更具代表性的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向政府相關部門推薦并爭取政府對涂料產業技術創新的更大扶持。
廣東省涂料工業協會秘書長呂水列表示,制定出一個清晰的涂料發展路線圖,成為廣東涂料行業突破瓶頸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據透露,《廣東省涂料產業技術路線圖》由廣東省科技廳委托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廣州化工研究設計院、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三方制定。
在本路線圖制訂過程中,首先按照《產業技術路線圖原理與制定》規定的程序,對涂料產業概況進行概述,結合技術路線圖的制作原理、方法,對比分析國際國內涂料產業的發展情況,為廣東省涂料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其次,采用SWOT分析法對廣東省涂料產業的發展優勢、劣勢及所面臨的機會、威脅等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廣東省涂料產業今后的發展戰略。
再次,根據廣東省涂料產業的現狀,分析提煉出廣東省涂料產業市場需求要素、產業目標要素、技術壁壘、研發需求項目等,并制定出相關技術路線圖。
《廣東省涂料產業技術路線圖》完成后,將可為提高涂料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生產率、產品質量、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
據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涂偉萍介紹,本《路線圖》內容分產業現狀與地位分析、技術路線圖制定方法與流程、市場需求分析、產業目標分析、技術壁壘分析、研發需求分析、廣東省涂料產業技術路線圖繪制等七篇。
涂偉萍還表示,由于涂料產業的涉及面廣泛,因此,在確定產業技術路線圖的邊界問題上,主編單位經過幾次專家會議,最終確定了路線圖的主導方向是“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的技術發展”。
2012年,我國涂料生產總量達到1271.88萬噸,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涂料生產和消費國。據統計全球涂料產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為3000萬噸以上,僅次于汽車尾氣位居第二,占VOC污染物量的20%-25%。而我國的涂料品種以溶劑型涂料為主,占涂料總產量約60%,因此每年有近300萬噸VOCs進入大氣,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
2013年,霧霾天氣橫掃整個中國,人人談“霾”色變,這也使得國家將對鋼鐵、煤炭、化工等高污染產業進行重點整頓,廣東涂料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捷。而“環境友好涂料”將成為涂料發展的方面,其中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方向。
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會長黃開介紹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發展水性涂料不能光停留在口頭上。我們要借此契機推動水性涂料發展,解決技術應用對接,尋求水性涂料在施工工藝以及水性涂裝方面的合理方案,以實現家具家裝等行業與水性涂料業的雙贏。”
總之,《廣東省涂料產業技術路線圖》的制定,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涂料之鄉”廣東涂料產業的危機感,廣東涂料不能再固守疆土,只有勇于創新,開拓新的藍海,才能在未來的中國涂料產業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