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大量建筑垃圾、工業廢渣也漸成圍繞城之勢,不僅占用土地和嚴重污染河流、淺層地表、地下水資源,還越來越多地影響到人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
28日在北京開幕的“第十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上,有中國企業則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并現場展示推廣其以城市建筑垃圾、工業廢渣為主要原料而研發成功的綠色環保建材產品。
中城建恒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該公司通過與多家研究機構及德國、日本相關企業通力合作,以城市建筑垃圾、工業廢渣為主要原料,已成功研發出混凝土復合(EPS)保溫砌塊。該產品已申報專利13項,以粉煤灰、重礦渣或粒化高爐渣等工業廢渣為主要原材料,輔以少量膠凝材料,采用全套國際先進水平混凝土砌塊生產裝備技術制造,產品具有節能、防火、經濟適應性卓越等特點,且防滲、隔聲、強度等重要墻體性能指標都有明顯提高。
為推動這款新型綠色建材的產業化,中城建恒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首個項目投資20億元人民幣,在貴州安順建設總規模為年產400萬立方米的EPS保溫砌塊。預計2014年底建成的項目實施后,將實現年消納城市建筑垃圾及工業廢渣300多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分別為0.5萬噸、82萬噸,年節約土地400多畝,還可提供約4000人就業。
該負責人展望稱,“十三五”期間,將在全國建設10-20個EPS保溫砌塊生產基地,實現全國年產1億立方米EPS保溫砌塊,消納建筑垃圾4800萬噸/ 年、粉煤灰2400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12.5萬噸/年、2050萬噸/年,年節約土地逾1.1萬畝,節約冬季采暖費用72.75 億元,并提供10萬個就業崗位。
官方統計顯示,建筑能耗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28%以上,在既有的近400億平方米建筑中,99%屬于高耗能建筑。按照國際經驗和中國目前建筑用能水平發展預測,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比例將達到35%左右,超越工業用能成為用能的第一領域。專家稱,研發推廣新型綠色環保建材產業,對推動中國經濟循環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