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門店近2000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
新會古典家具產值超30億元
產銷不平衡、品牌意識差、缺乏龍頭企業成發展瓶頸
(記者/傅學超) 新會區古典家具行業現有企業和門店近2000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產值超過30億元,形成了以新會古典家具城、新會古典家具第一街、河北古典家具十里長街、古典家具產業區等產業基地為中心的方圓20公里的產業集群,成為中國最大的古典家具生產和銷售基地。這是記者昨日(3月20日)從新會區有關部門獲悉的。
新會紅木歷史悠久,紅木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古代紅木商業化經營和古典家具商業化制作的發源地。早在明清時期,新會的中國古典家具制作就已經非常發達,其用料大氣、造型典雅、精雕細嵌,是“廣作”古典家具的典范。新會的古典家具制作產業在建國后至文革時期銷聲匿跡,直至改革開放后才開始復興。30多年來,在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和有識之士的努力下,新會古典家具產業得到迅速壯大,其產業規模和工藝水平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目前,已建成設計、生產、銷售及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為新會贏得了“中國古典家具之都”的盛名。
在新會,沿著325國道新開公路往西,記者看見,分布于道路兩側的古典家具企業比肩接踵,“前店后廠”的經營模式在新開公路兩側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古典家具產業帶。據介紹,以新開公路路段所形成的古典家具走廊為中心,四面輻射擴散,涵蓋會城仁義、永安、河北、三聯以及大澤鎮的蓮塘等面積約20平方公里的集群區域,被稱為“古三角”中國最具規模的古典家具產業帶,從業人員近10萬人,企業和門店達2000家,銷售量占全國同行業近兩成,排在全國前列。
然而,近幾年來,伴隨著新會古典家具產業的壯大發展,企業規模小、品牌雜、效益低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多、小、雜”成為新會古典家具產業現狀,產銷不平衡、品牌意識差、缺乏龍頭企業成為新會古典家具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例如,在2000家企業和門店中,沒有一家上規模的產銷龍頭企業,或者是一個在業內叫得響的企業品牌等。
原因何在?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新會古典家具的初期經營者以“收買佬”為主,缺乏長遠的發展眼光,在家具質量上沒有標準,龍蛇混雜,良莠不齊,而且家具銷售時沒有明碼標價,亂叫價現象普遍,影響了購買者的信心;另外,缺乏專業家具市場,銷售渠道不暢,缺乏市場話語權,沒有把制造上的優勢延伸擴展到第三產業的高端銷售服務業上去。由此,新會古典家具市場逐漸走向沒落。與此同時,周邊的臺山大江、中山大涌卻迅速壯大起來,尤其是中山大涌,如今已成為國內有名的古典家具集散地。
目前,隨著位于新會古典家具城內的中國古典家具之都博覽中心于去年4月份落成,一個建筑面積達10萬平方米、鋪位達180多個的古典家具博覽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通過引導入駐商戶實行“標準化”經營、倡導明碼標價等措施,力爭將博覽中心打造成為一個貨真價實、誠信經營、創新發展、行業口碑好、消費者信得過的高端展銷大平臺,促進新會古典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溫馨提示:您還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賬號“九正家具網”)和新浪微博(@九正建材網家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