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氣的時常光顧,嚴重的損害了人們的健康,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多項環保政策,加大對于環境污染的治理。涂料作為化工業的重污染產業,也被列入治理之列。
國家政策在對待未來經濟發展上的一種態度:以綠色發展為方向,這種力度的環保政策在新一屆政府上臺后持續加大,這會讓包括涂料行業在內的各制造業將面臨著越來越重的環保壓力。
1月7日環保部與全國31個省區、市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任,國務院將頒布考核辦法,每年對各省區、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和任務措施完成情況進行考核,這說明了國家政策在對待未來經濟發展上的一種態度。目前我國有近60%的涂料企業仍是以溶劑型涂料為主,想生存下去,就必須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環境質量狀況,淘汰一部分落后小型涂料企業,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在嚴苛的政策之下,所有的企業都表示要“向環保方向”發展。
目前政策的執行更偏向于涂料成品,而涂料生產過程的監控相比要少一些。但這并不代表在未來的發展中,涂料行業可以成為節能減排運動中的幸免。在環保政策不斷出臺、各地方政府實行問責制、地方政績考核不再只看gdp且加重環保比重之后,對企業生產過程中污染排放問題進行更加嚴厲的管控,幾乎已經成為現實。2014年我國涂料將以環保為主題,在堅持環保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未來的發展中,涂料企業在環保涂料特別是水性涂料上發力的同時,也應該協調發展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工作,在環保的壓力下實現轉型和布局西南、西北及東北地區,在企業轉型和進行戰略大轉的情況下,未來三~五年,我國涂料產品總量將保持5%~8%的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