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噴淋裝置、現場實驗室、集裝箱熏蒸區……近日,筆者在贛州進境木材監管區看到報關、報檢等核心功能區一應俱全。
“監管區建成后,使得南康木材進口由原來的‘多道販運’變成直接報關報檢進口,每年可為本地家具進口木材降低成本30億元,為各類出口企業降低物流成本近10億元。”贛州進境木材監管區建設辦工作人員介紹道,南康每年要從國外直接進口木材300多萬立方米,其中全國進口60%木材通過沿海轉運南康,泰國橡膠木90%投放到南康市場,把沿海口岸搬到家門口,將有效保障南康木材資源需求。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一群“南康木匠”為了改善生活條件,外出務工。在積累到第一桶金后,返鄉創業干起了老本行。經過20多年的打拼,家具產業不斷壯大,成了南康區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優勢產業。但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原材料成本高、產品檔次低、土地和環境承載透支等問題也隨之而來,使南康家具產業發展面臨困擾。
“要打破家具產業發展瓶頸,就必須整合資源,提升產品品質,延伸產業鏈。”南康區家具協會會長劉維平說。為讓家具產業走出困境,南康區成立了家具產業促進局,遴選、整合出30家企業重點培育,并通過強化垂直分工、細分市場、完善配套等專業化、集約化的分工協作,以及斥資5億元精心建造南康家具品牌館,引入一級家居市場運營模式,使產品從之前的“地攤貨”向品牌化邁進。
南康區以打造千億元家具產業集群為目標,搶抓《若干意見》機遇,爭取國家部委支持,建成了全國首個進境木材內陸口岸,把木材進出口、倉儲物流融合一體;高標準建設5000畝家具產業園和16個鄉鎮家具生產集聚區;建設烘干平臺和噴涂平臺,使家具烘干和噴涂由傳統的分散模式向集中自動化轉變,提高產品質量,減少資源消耗;引進浙江傳化、廣州林安等知名物流企業落戶,建設家具云信息服務中心,基本實現了與全國物流網的互聯互通。此外,該區還針對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和產品品種、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建設了金融、電商、研發和檢測等四大綜合配套服務平臺,進一步推動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現代金融相互融合。
政策的激勵和產業鏈平臺的搭建,激發了南康家具產業內生動力,促進了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據了解,2014年,南康家具產業及相關配套產業總產值超700億元,交易市場面積達到160萬平方米,產業鏈上擁有國家級平臺2個、新型內陸口岸1家,產品出口至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等10多個國家。目前,該區已成為全國中部地區最大的家具產業基地,其家具產業已發展成為供產銷一條龍、內外貿一體化、一二三產業一盤棋、復合業態融合提升的綜合產業集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家具網”;可查看熱門文章《今年家具不好干,站在廠里四處看......》想與同行交流可加入九正家具群:23343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