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缺失致智能家居低劣產品頻出
業界呼吁建立產業聯盟制定行業標準
智能家居產業正在成為新的藍海,但由于缺少相應的行業標準,這一市場在發展初期就呈現出無序競爭的態勢。對此,業內人士呼吁,應借鑒國外經驗,盡快建立產業聯盟,制定和完善中國自己的行業標準。
現狀:影響用戶體驗
北京市民小陳正在裝修新房,對科技產品比較感興趣的他,按自己的喜好配齊了一套智能家居產品,但煩惱也隨之而來。小陳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他購買的某品牌智能電視,只支持安卓系統的手機操控,而家里的智能空調和智能冰箱只支持蘋果手機,在實際使用時,非常不便。另外,有的產品同時使用時,還會互相干擾,比如正在用iPad看視頻,但一旦啟動智能電視,視頻就會頻繁卡頓。
事實上,小陳的遭遇并非個案。奧維咨詢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其聯合騰訊網做的問卷統計中,有95.2%的消費者表示對智能家居產品很感興趣,但有87.5%的用戶對智能家居現狀不滿,與預期完全不符,主要原因就在于用戶體驗不好。
業內普遍認為,由于消費者對智能家居存在多樣性、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導致了各廠商的技術路線、通信協議和使用標準非常之多且差別很大。
長年從事智能家居研發生產的深圳市科道智能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姚金安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沒有統一行業標準的情況下,不同領域、不同企業之間各自為戰、各成體系,智能家居產品五花八門,很難實現系統兼容、信息共享以及互聯互通,這不但給消費者帶來極大困擾,也使行業發展遭遇巨大阻礙。
姚金安說,由于缺少統一的行業標準,還造成各種品質低劣的所謂智能家居產品頻出。他表示,不少企業對產品稍加改造后就打著“智能家居”的名號推上市場,但這些產品其實功能簡單,并不能給用戶帶來使用上的便利。究其原因,就是目前行業標準缺失,使用戶無法判斷什么樣的產品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產品,最終造成大量粗制濫造的產品涌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