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們開始熟悉了一個新名詞“新常態”,LED照明產業也在“新常態”中接受洗禮。根小編了解,2014年廣東LED產業總產值接近3500億元,比2013年同比增長了23%,億光、木林森、三雄o極光等處于市場中下游的LED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擴產計劃,這從側面反映了LED照明行業發展的依然在增長。就在看起來勢頭良好的行業前景下,勤上光電卻負面不斷,股票“慘跌”,似乎變得風雨飄搖,甚至有業內人士開始疑問:“勤上光電會不會倒下呢?”
信披違規遭處罰及后續訴訟的開始
勤上光電于2015年3月17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廣東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針對公司信披違規事項,責令公司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50萬元罰款。
這也是時隔10個月后勤上光電再次吃到信批違規罰單。
勤上光電公告顯示,2013年和2014年,該公司與大股東之間發生高達18.27億元以上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卻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沒有披露。
據悉,在此期間,勤上集團累計向公司劃轉資金10.3億元,勤上集團通過下屬企業累計向公司劃轉資金約8億元。截至2014年末,公司與勤上集團之間非經營性資金往來余額為零。令勤上集團已就上述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向公司支付利息2800萬元。
在《處決書》中還對公司部分人員進行了相應的處罰。其中,對李旭亮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對毛曉斌給予警告,并處以15萬元罰款;對胡玄跟給予警告,并處以10萬元罰款;對溫琦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
目前,投資者最大的疑問是,雙方往來的巨額資金,究竟從何而來。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勤上光電賬上的貨幣資金,最多時也未超過17億元,18.27億元的資金規模,已經超過其擁有的現金總量。
但是,在罰款過后,勤上光電遇到了比罰款更棘手的問題。資料顯示,2014年12月1日,勤上光電報收14.43元/股。當晚,公司公告被立案調查。此后,股價一路下跌。2015年1月12日,股價為11.38元,累計跌幅超過20%,投資者損失慘重。
不少投資者表示對勤上光電失望。因公司的信息披露意識太差勁,竟然在一年內被證監會處罰兩次,嚴重損害了他們的權益,應該讓公司賠償廣大股民的損失。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也提出“由于勤上光電被罰兩次,只要符合任一條件,投資者即可提起索賠。”
而根據律師所言,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2日之間買入勤上光電股票,并且在2014年12月2日之后賣出股票或繼續持有股票受到損失的投資者;或者在2013年3月26日之前買入勤上光電股票,并且在2013年3月26日之后賣出股票或繼續持有股票受到損失的投資者,均可要求勤上光電賠償其虛假陳述行為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可見這個索賠案件的發展有些類似佛山照明的案件,那么可見在后續還會有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對勤上光電的索賠隊伍。
勤上光電原董事長李旭亮涉嫌行賄原粵科技廳長
原粵科技廳長李興華一直致力于廣東省LED產業的發展。但在2013年7月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調查,隨后在廣東省紀委宣布對李興華進行調查后,其關注焦點立即轉向勤上光電。
原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1月8日在深圳中院出庭受審。檢察機關指控李興華收受賄賂折合人民幣逾4000萬元,其中約有一半為股權,另一半為現金。起訴書顯示:股權行賄數額最大者,是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原董事長李旭亮。
據起訴書描述,李興華和李旭亮結識,是在2007年年中。當時李興華前往東莞考察,到訪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當時勤上光電籌謀上市,一旦入股,即可在上市后變現退出。
起訴書稱:李興華幫助勤上光電主要有兩種形式。他利用自己廳長身份,在多個場合公開點名勤上光電以示肯定。這種做法提高了勤上光電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在討論科技項目資金投向時,他主持并主導會議方向,以利于勤上光電獲得扶持資金。
同樣據指控:為感謝李興華,李旭亮行賄的股權分別來自兩家公司。
證據材料顯示:李旭亮承諾以每股3萬元的低價給李興華配發35萬股勤上光電原始股,并簽訂了購股協議。當時勤上光電內部員工配股的價格為每股5萬元,市場價則為每股6.5萬元。
李旭亮證言稱,自己墊付了李興華購買原始股的105萬元,并稱李興華購買原始股的款項可待公司上市將股票變現后再支付。雖然本案最后沒有提出對李旭亮做出怎樣的處罰,但是因勤上光電涉及李興華案,對企業的影響也是存在隱藏的危機。
總結
除了以上接連不斷的外部沖擊,在原本是愚人節的4月1日,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發布了人事變動的公告,公告顯示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董事會于 2015 年 03 月 31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李保亭的書面辭職申請,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的職務,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因此,勤上內部穩定也在業內人士心中留下了質疑的種子。
當下的勤上光電,因為消息紕漏的問題,為以后的發展背上了巨大的包袱,而且范圍有多大,尚不可知!外加大股東涉案嫌疑,和一個2003年便加入勤上的老人離開,頗有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感覺。
從涉嫌造假到”謠傳“面臨退市,從人事地震到副總辭職,再從涉及李興華案到后續訴訟開始,勤上光電還將面臨什么考驗?他又將如何度過一道一道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