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能家居?簡單來說就是“互聯網+傳統家電”。
但是互聯網和家電的“軟硬結合”,遠非1+1=2這么簡單。由于目前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多樣性、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導致了各廠商的技術路線、通訊協議和使用標準非常之多而且差別很大,各家智能家居平臺之間的互通性問題懸而未決。如何打破這一行業發展阻礙,將直接影響今后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
國內企業密集布局
在3月11日啟幕的2015中國家電博覽會上,360攜眾多智能家居產品亮相,并正式宣布啟動360智能家居戰略。當日,國內家電企業龍頭海爾也對外發布了U+智慧生活App,并將該App定義為“用戶定制智慧生活的入口”。美的也不甘落后,發布了智慧家居系統白皮書。3月19日,2015 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年會在北京召開。整個3月,智能家居行業的大戲一出接著一出。
據Juniper Research等市場調研公司預計,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到2017年將達到600億美元,復合增速為19%。到了2018年,光是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就將有望達到近1400億元。
智能家居千億元市場的潛在價值,令家電制造商、互聯網企業、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甚至衛浴、家具等跨行業的廠商紛紛試水國內市場,智能家居的生態圈子也被越搭越大。
跨界企業走向融合
無論是去年底美的結盟小米,還是今年初魅族攜手阿里、海爾等傳統家電巨頭,抑或是如今360入局智能家居市場吸引奧克斯、希盟、咚咚音響等數十家品牌加入,都可以看出,智能家居的巨大市場,需要互聯網與家電這兩個跨界商的優勢互補。
在今年的家博會上,作為傳統廚電巨頭,老板電器今年在展會現場搭建現代化的智能廚房,向消費者全方位展示ROKI智能烹飪系統,而該系統也邀請了360、阿里、京東、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參與。除此之外,京東、360、遙控e族、智慧云等智能領域企業也在積極與海爾、美的、海信等家電廠商合作,共同搭建智能家居組合。
而在智能家居產業聯盟年會上,也不乏這樣的展示平臺。
浙江正泰建筑電器有限公司銷售工程師陳萬里表示,互聯網企業的跨界參與,是智能家居市場發展勢在必行的一個趨勢。
智能家居產業聯盟技術組組長王斌說,未來的智能家居時代不是某一家家電廠商、某部分家電群體或者互聯網群體能夠實現的,而是需要互聯網企業和家電企業的深度協作才能夠實現。“2014年,聯盟就提出了跨界融合的概念,提出了Control Free計劃,因為互聯網企業在智能家居領域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標準成行業“通行證”
盡管互聯網企業“觸電”和家居企業“觸網”的熱情高漲,但是智能家居縱向平臺的搭建仍然觸不可及,行業內企業“智能家居的協議、接口完全開放”的承諾大多只是官方辭令。
一個簡單的問題,“你愿意在你的產品上添加其他品牌的接口嗎?”家電品牌之間的競爭關系,讓各品牌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控難以落地。因為,各家企業都希望自己走得更遠,而不是被他人整合。誰也不會愿意犧牲自己的產品和市場份額而去給別的品牌做嫁衣。然而倘若沒有一個完全開放的智能家居平臺,真正的智能化家居也很難實現。
今年兩會期間,雷軍在《關于加快制定智能家居國家標準的建議》中表示,在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的情況下,不同領域、不同企業之間各自為戰、各成體系,智能家居產品五花八門,很難實現系統兼容、信息共享以及互聯互通,給消費者帶來極大困擾,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給國家造成資源浪費,對整個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極為不利,建議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業標準,以促進智能家居產業健康發展。雷軍說,如果我國率先制定了智能家居國家標準,將助推智能家居飛速發展,有望成為世界第一,為制造業走向世界取得“話語權”和“通行證”,并將智能家居國家標準推向世界,成為世界通用標準。
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秘書長周軍也表示,智能家居是一個系統工程,無論是上游制造商還是下游集成商,都需要以開放的心態做好技術對接、平臺融合的工作。據介紹,聯盟目前正在撰寫《智能家居標準體系》《智能家居藍皮書》等,而且該標準在聯盟內部已經可以基本實現互聯互通。標準發布實施后,家電、可視對講、燈光控制等諸多產品都將被囊括進智能家居系統里,有助于行業的發展。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