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直以來被政府乃至國家環保部門所公認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家居建材行業的環保問題備受關注。
新強制性國標在路上 消費者更放心
據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2015年家居行業將有更多的新標準出臺。從2002年使用至今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的國家標準,已經快被新國標替代,目前新國標已經進入報批階段,且為強制性國家標準。
據記者分析新國標可能包括:規定了不同產品種類的甲醛釋放限量值的試驗方法,并根據甲醛的釋放量將產品分為E1、E2兩個等級。
其中,E1級可直接用于室內,E2級必須經飾面處理后方可用于室內。另外,一直以來,家具環保檢測最大的難題不是消費者不愿檢測,而是如何在不破壞、不破拆的情況下實現檢測。
很多讀者也在采訪中表示,他們雖然懷疑家具存在環保問題,卻擔心破拆后維權難,損失得不到賠償。
據專業人士分析,現行標準下,環保檢測使用“干燥器”法,征求意見稿中則使用氣候艙法。這種試驗方法與家具的實際使用環境更為貼近,檢測結果將更科學嚴謹,對于消費者而言,也降低了檢測家具的成本。此外,這種檢測方法針對的是一件整體的家具而非單塊樣品,結果更加全面可靠。
環保金箍棒落向陶瓷行業
從2013年以來,隨著我國霧霾天氣常態化的加劇,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不斷加強對治霾、工業生產節能減排工作的執行力度,一個接一個的會議,一次接一次的專項整治行動,無不展現了政府對傳統重污染工業進行整治的決心和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導向。
各項環保政策和標準的出臺,使陶瓷企業開始意識到形勢的嚴峻。從2000年開始,為了響應國家環保局的號召,全國各大陶瓷產區都制訂了相應的方案,對部分陶瓷企業限期整改或是關停。
因此,各地的陶瓷企業開始了不同規模的“遷徙”之路,將企業的主要生產線轉移到未強行要求整改的產區,或是搬遷到更接近陶瓷制作原料的地區和能源產區。
“在陶瓷環保建設中,關鍵是看企業是否有足夠強的社會責任感。”諾貝爾瓷磚西北區經理王煥鵬先生如是說。
加快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國家政策加大了生態保護力度,那么家居建材行業的環保政策更為嚴格是必然的。這種嚴格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甚至可能會上升到決定這些企業能否生存的層面上。
早幾年因清潔生產而大舉搬遷的企業,是區域性的例子,這個例子很可能在未來上演成為國家層面的強制性方式。
家居建材行業評論家韓復興認為,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將進一步加快行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對于行業來說將大有裨益。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九正家具網”;可查看熱門文章《老板怎么老是差錢!》想與同行交流可加入九正家具群:23343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