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寶鐘前合影
23日,我國健康采暖、低碳采暖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全球最大電熱地膜生產基地的高新技術企業,黑龍江中惠地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惠地熱,股票代碼:831761)正式掛牌新三板。
中惠地熱財務總監、董秘于廣豐表示:“在新三板掛牌,將拓寬公司融資渠道,全面提升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及整體估值水平,吸引創業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機構,實現公司的跨越式發展。”
“新三板就像一個熱身場所,這將為公司今后進入創業板、中小板打下基礎。”于廣豐說。
中惠地熱成立于2009年11月25日,注冊資本為5000 萬元,在新三板掛牌后,總股本為5000萬股。目前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呈逐年上升態勢。
犇牛圖前合影
引領電熱膜技術趨勢
據記者了解,在我國,目前以中惠地熱為首的電熱膜生產技術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電熱膜已成為最具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的分戶式采暖產品之一。以電熱膜為代表的分戶采暖方式的優點主要在于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實現個性化采暖,同時用熱也可以單獨計量。經過十幾年的普及推廣,目前人們對電熱膜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電熱膜正日益成為廣受歡迎的采暖設備。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中惠地熱倡導“綠色供暖、健康供暖”,致力于為廣大采暖用戶提供溫暖舒適的室內環境,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研發實力、產品質量、企業品牌、管理水平和市場銷售等方面均居于同行業先進水平。
中惠地熱是國內最早投入研發生產電熱膜的企業之一,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業化生產線,研發、測試實驗室及完備的質量管控體系。公司積極參與了電熱地膜行業相關的行業標準、規范的制定,為中國電熱地膜行業的領導企業之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3 年11 月8 日,由中惠地熱作為主編單位的《低溫輻射電熱膜供暖系統應用技術規程》(編號為JGJ319-2013)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通過,已于2014年6 月1 日起實施。這一標準從設計源頭到工程施工及驗收提出了標準要求,為用戶、行業創造了一個技術角度的標尺,意味著電熱膜應用在建筑設計階段有了行業標準的支持。這使得未來電熱膜采暖市場必然朝著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在中國電熱膜供暖系統行業中,中惠電熱地膜供暖系統率先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推進項目”,國家投資2000萬元用于支持該項目技術的產業化進程,并獲得由科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五個部委聯合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榮獲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頒發“推薦產品證書”。截至目前,中惠地熱擁有3項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外觀設計專利等24項國家專利,獲得上百項國內、省級與行業榮譽。
迅速提高市場占有率
在技術優勢的帶動下,目前中惠地熱已經在市場占有率上搶得先機,并具有較大優勢。近幾年,中惠地熱憑借技術優勢和行業較高知名度,已經形成三種銷售模式:直銷、經銷、參股公司,銷售網絡業已全面建立。
目前其市場規模正在迅速擴大,中惠地熱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山東、山西、陜西、河南、河北、云南、新疆、山東、遼寧、撫順。華北地區占60%,山東山西占30%,其他地區占10%。按照目標市場細分:民用住宅占80%(地產項目占70%,政府項目約占10%),公共建筑占20%。2012年銷售收入達到9000萬元,利潤為2600萬元;2013年銷售收入實現1.08億元,利潤為3000萬元。
借力新三板推動跨越式發展
在目前已有的領先技術優勢和市場規模基礎上,中惠地熱正在邁向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于2009年11月份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中惠地熱將借力新三板開創新局面。
據悉,電熱膜是高新技術行業,需要企業長期持續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但目前我國電熱膜廠商的融資渠道較為單一,銀行貸款占融資的比例較大。在我國目前的信貸環境下,銀行貸款具有申請難、審批流程繁瑣、利率偏高、對不動產等抵押物額度要求高、擔保額度小、貸款期限短等缺點,不能滿足電熱膜廠商的資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電熱膜行業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電熱膜廠商迫切希望打通上市和發行債券的融資通道。
中惠地熱于2014年9月份進入新三板掛牌企業審查行列,12月26日確認掛牌函,1月12日正式掛牌新三板。
談及掛牌新三板后公司未來的發展,中惠地熱董事長尹會淶表示,掛牌新三板是中惠地熱資本運營的開始。作為新能源時代的室內供熱整體方案供應與服務商,中惠地熱將以此為新起點,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嚴格執行企業內控,同時充分利用新三板市場,引進更多戰略合作伙伴,改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提升企業品牌的影響力,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從而更好地推廣和發展中國電采暖行業,實現“暖居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