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話題熱議讓環保問題再次備受關注,“‘能’見蔚藍”成為2015 年“地球一小時”主題。3月28日,作為家居行業內最早實踐循環經濟、綠色環保發展理念的企業,大自然家居在廣州O2O旗艦店、順德總部以及中山、泰州工廠同時啟動 “2015地球一小時”全球環保公益活動,向家居行業、向中國制造業倡導“自然、環保”理念。活動現場,新浪家居獨家采訪了大自然副總裁、工程國際事業部總經理朱宏耀先生,聽他一一解讀對“地球一小時”、“環保”等話題解讀。
大自然副總裁、工程國際事業部總經理朱宏耀先生
新浪家居:您如何看待“地球一小時”的內涵和意義?特別是您如何理解今年主題“能見蔚藍”?
朱宏耀:WWF搞了一個熄燈一小時的活動,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對環境有一個重新的認識。熄燈一小時帶來的改變也許不大,但是讓大家在黑暗中重新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跟自然之間的關系是不是要重新建立,因為人跟自然的關系我們很多時候是沖突的,尤其是我們在高速發展的30年,我們意識到,中國這片大地上,環境的承載能力已經到了極限,再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我們認為是不可持續的。未來增長有很重要的引擎就是綠色,要持續發展的話,綠色已經不是一個概念了,而是一個真正的創新了。
我們國家從政治層面上剛好提出了我們實現現代化的第五化,叫綠色化。希望有美麗中國、環保中國和綠色中國,如果我們綠色化中國能實現的話,我們就認為科學持續的發展中國經濟才是有質量的,不光是有數量。“能見蔚藍”這句口號,我們也看到我們的星球在整個蒼茫的宇宙當中是很孤獨的,這個蔚藍的星球需要我們去呵護,我們期待大家盡我們所能,減少浪費,減少排放,減少碳足跡,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更多的回收,更多的節約,使我們的海洋更藍,使我們的天空更藍,在浩瀚的宇宙中這個小小的星球能永遠的蔚藍下去,這是我的理解。
新浪家居:“地球一小時”每年都有不一樣的主題,從2013年“我做綠v客”到2014年“藍天自造”再到2015年“能見蔚藍”,您如何理解每年主題變遷?
朱宏耀:我認為“地球一小時”全球接力的活動,不管它有什么主題,我認為它始終圍繞著可持續發展,不僅對我們的經濟有一種要求,讓我們的生活習慣能夠更綠色,更健康,更低碳。比如說很近的距離我們不需要用燃燒石化能源的交通工具的時候,我們盡可能的步行,當能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時候,比如說地鐵、公交我們不要自駕車。另外我們每年過度消費的時候我們就要減少浪費,所以這個主題不僅對我們日常能看得見的經濟生活產生一種變化,也對我們日常生活產生一些影響,所以我希望這些主題能夠累積下來,讓我們從骨子里面發生一種愿望,要改變這個星球,讓這個星球變得非常綠色、藍色或者讓我們整個自然界非常和諧,我們一定要做到,要關愛,要可持續,要減少不必要的一些排放。所以減排可持續發展我估計也是未來5-10年一個很重要的主題。
新浪家居:您認為明年主題會是什么?
朱宏耀:明年的主題我個人猜想認為是“我要更清爽,我要更簡單”,這也許是一個主題。
新浪家居:大自然家居連續多年參與“地球一小時”公益活動,主要出于什么考慮?
朱宏耀:我們大自然家居,品牌就叫大自然,顯示了我們認為的最高法則,就是天人合一。我們大自然做木制家居的,非常專注環保。我們在海外的林業基地是率先全部實現FSC森林管理認證的。從采伐、制材到做成地板,全鏈條都受控。我們砍伐一棵樹種回十棵樹,然后我們采用輪伐和間伐的森林管理方法,使我們在人類消耗木材的同時,讓森林得到更好的撫育,我們認為是實現了一種和諧發展。所以說人類自身的消費需求,和森林和環境的可持續之間,有一個平衡點和妥協點,所以大自然在自己的經營活動中是堅持的。那么,當提出地球一小時這個公益活動的時候,大自然是第一批來參與的,我們也是WWF的核心成員,我們也參與了很多公益活動,比如我為長江種棵樹,我為黃河種棵樹。我們下一步可能在其他國家繼續種樹,這樣的一些活動跟地球一小時是一脈相承的,所以我們想這個不光是公益活動,也表明我們這個企業的社會責任。
新浪家居:大自然家居作為行業內比較早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的企業,2015年在節能環保領域將有何作為?
朱宏耀:我們已經參與了今年米蘭世博會零碳計劃的合作,是戰略合作伙伴形式,就像2010年我們是上海世博會零碳館唯一的低碳地面材料提供商一樣,我們也是最早在全世界提供零碳地板的企業。未來,我們期望與很多大的商業地產合作,他們也在做零碳、低碳建筑的時候,我們能提供低碳或者零碳的建材,滿足他們的需要。
另外我們現在正在打理開發我們的竹制品,因為竹是中國獨有的,對減碳、固碳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所以我們今年開發的新自然主義系列產品當中,有一款產品就是我們的竹制品,竹制品、竹家居在實實在在踐行綠色環保的同時,也能給我們的消費者提供極具性價比的一種組合。
新浪家居:謝謝朱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