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地球一小時的藍天自造嗎?來自各行各業的朋友發揮想象力,通過倡導、創意、行動捍衛碧水藍天。今年,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提出關注可再生能源,發展太陽、風、地熱、水和海洋的能源,讓人人能夠用上安全能源并且避免環境災難。
可再生能源消滅霧霾
煤炭等化石能源粗放地過度使用,是目前中國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占中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量的比重接近 70%。
氣候變化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我們需要迫切轉向可再生能源的另外一個刻不容緩的理由是:氣候變化。在全世界范圍內,有幾億人已經受到缺水、農作物欠收、熱帶疾病、洪水以及極端天氣現象的影響。而且隨著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不斷增加,這種狀況會更加嚴峻。
煤炭使用與水資源緊密相連
中國煤炭資源和水資源呈逆向分布特點。煤炭資源儲量西多東少、北豐南貧,大型煤炭基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南地區。水資源分布則是南多北少。北方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遠高于南方。
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有限
廉價的常規油氣供應正在減少,然而我們的能源需求卻在持續增長。顯然,我們不能無限期的持續依賴化石燃料。未來的40 年間,預計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常規辦法”是行不通的。
全球有14億人口未用上可靠的電力
當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用能是理所當然的基本權利時,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尚未用上可靠的電力——這大大降低了他們獲得教育和謀生的機會。在夜晚,北美、歐洲、亞洲大陸大都市恍若白晝,而除南非外的大部分非洲大陸撒哈拉以南地區卻沉睡在無邊的黑暗中。發展可再生能源,消除“用電貧困”。
“能見蔚藍 ”
“能”,意味著可再生能源能夠帶來改變;“蔚藍”代表我們每個人對告別霧霾、尋回藍天的期待。聯邦米尼作為環保沙發生活倡導者,從消費者的切身感受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出發,不斷要求自己提高產品環保質量,將環保理念深入傳遞到生態鏈的每一個環節,給消費者一個健康環保的生活。2015年是全球氣候談判大年,聯邦米尼期待推動全國民眾發揮自己的力量,呼吁更具雄心的氣候行動,扭轉氣候變化。
加入地球一小時,我該怎么做?
“地球一小時”是一個開源環保活動,也就是說,它由你決定——你的想法、興趣、理想和行動。“熄燈”僅僅是一個開始!還有成千上萬種方式,可以展示你的聲音和你的支持。比如,觀看氣候相關影片,與親友討論,騎車跑步,或者舉辦一場快閃……
地球一小時之后,我可以做些什么呢?
面對霧霾做好自己和親友的健康防護,支持使用環保健康沙發和可再生能源。此外,從最初的60到現在60+,從“一小時”到“超越一小時”,從關燈到行動,地球一小時倡導更多個人環保行動,比如多吃菜,環保袋,不開車,自帶筷,不剩飯,愛動物說出來,走進戶外放棄宅……
不要霧霾,只要藍天,能見蔚藍:太陽,能!風,能!海洋,能!聯邦米尼,能!你也能!為我們共同想要的蔚藍天空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