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品行業風生水起:
長物志
懂得生活——在經濟發展,人們開始有閑錢、閑心、閑情之后,變成一個重要的生活課題。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其實,自古以來的中國人都懂得:身外長物雖不可待,但通過更美好的居室、更有味道的家具、更有意思的用品、更精致的飲食、更有品質的生活方式,日子就可以過得更閑適愜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家品行業必然風生水起。
或是潛移默化,或是心血來潮,當我們開始有閑錢、有閑心去享受生活時,通常是從微不足道、但又至關重要的家居生活用品開始:
平常的茶具酒具太過無聊,更有設計感的產品才能喚起生活的品質感;市場通路上的洗發水不夠好,更天然、安全、呵護的產品才是所需;不想餐廚生活依舊那么有苦又累,于是各種奇趣的工具應運而生;而當生活需要更豐富的人文內涵時,來自歐洲歷史悠久的陶瓷,來自藝術家設計的陳設品,開始進入我們的視野……
1家品,是品質生活的集中表現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以前更多買家品的是海歸、有國外生活經驗的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本土消費者對優質家品伸出橄欖枝。”優集品網創始人魯寧馨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該家居用品網購平臺上線4年以來,剛好見證了國內這種消費轉變的關鍵期。
另外一個有趣的改變是,以前國內消費者購買海外商品,多以彰顯身份的奢侈品,或者衣服、化妝品、表等名牌產品為主。現在更多的人關注到“鍋碗瓢盆”的范疇:某個設計品牌的餐具、茶杯、酒杯,甚至以天然、安全著稱的肥皂、香薰、沐浴露等日用品。
“國內的家品行業在2006年-2007年左右開始萌芽,到了2013年開始飛速發展。”魯寧馨認為,這種轉變是國內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表現,需要更優質的家居用品來體現生活的品質。她表示,家品的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和一些宜居城市。
廣州本土的家品品牌旋木家居的創始人倪娜也認同這種觀點,該品牌旗下代理的主要是家居用品中的“奢侈品牌”,走小眾高端路線。成立至今不僅銷售穩步上揚,也有不少國內的商家表示出合作意向。她認為,這意味著國內懂得鑒賞、有生活品位的人越來越多。
2中國人骨子里就是生活家
家品行業的風生水起,以進口家品品牌大量涌入中國為主要表現。不過,通過家品享受生活,僅僅是一種新式“舶來”的生活方式嗎?其實并非如此,家品行業之所以近幾年能夠在國內蓬勃發展,更深層的原因還在于國人本來就懂得生活,有懂得享受生活的基因。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奮斗主旋律,讓我們忘卻了如何去享受生活。但回溯到更久遠的過去,就會發現傳統的中國人比當代人,甚至外國人更懂得生活。
香薰是現代家庭的精致生活方式,但早在唐宋年間,就不乏一等一的品香高手。不僅用香考究,各種香道用具也極盡精美。現代人以品酒作為生活品質的象征,而古代的中國人在品茶方面的講究和細致,更不亞于這種“年輕”的生活方式。家具設計、工藝陳設等方面就更不用說了。對于如何裝飾居室、選用家具、布置器具,園藝、香薰,甚至衣飾、妝扮等,古代中國人也早有各種品質生活的“教科書”,如明代文震亨的《長物志》、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等。可以說,中國人骨子里就是生活家,當生活改善了,這種“顯性基因”也開始凸顯出來。
3相比國外,國內家品市場還在起步階段
雖然家品行業已經蓬勃發展了兩三年,不過,相比起國外的家品消費,國內還只是起步階段。倪娜告訴記者,在國外的一些高端生活區,家品的覆蓋率很高。家品消費也已經融入日常生活,例如美國人每年至少要對家里的一個角落做重新布置,換來新鮮感;歐洲人甚至會一年換幾次窗簾、床品等,讓家呈現出不一樣面貌;西方人對餐廚空間尤其重視,甚至作為家庭交流的主場所,因此,餐具、茶具、酒具等也是常態消費品。
國內外家品消費的另一個不同還在于,國內的家品主要集中在高端百貨商店、家品賣場等,而國外不僅每一個高端百貨都十分重視家品部,在高端居住區還會有不少“雜貨店”的形式,呈現各種高品質家品。相比而言,國內的家品渠道還在初步建設階段。魯寧馨表示,這也意味著,家品行業的發展是必然趨勢,當下正是發展家品行業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