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星美凱龍上市首日股價跌4.07%
在上市之路蹉跎八年的紅星美凱龍終于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開盤報12.62港元,較招股價13.28港元低0.66%,開盤后走低,一度跌超11%,最低見11.72港元。截至收盤跌4.07%,報12.74港元,成交8857萬股,成交額為11.11億港元。
赴港上市集資近70億港幣
據紅星美凱龍發布招股書顯示,此次發行招股價上限為13.28港元,公司計劃發行5.44億H股,集資約60.77億港元至72.19億港元。
國內家電行業龍頭格力電器、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兩家美國對沖基金Falcon Edge和BosValen作為此次紅星美凱龍的基石投資者。據悉,這5位基礎投資者共計認購3.3億美元(約合25.58億港元)。
截至目前,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為69億港元,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54358800股香港發售股份的5.58倍。其中約37%用于9個新的自營商場的開發資金;24%用于投資或收購其他家具裝飾及家俱零售商等;21%用作現有債項進行再融資。另外各9%用于電子商務業務及信息技術系統的開發資金以及營運資金。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總體經濟趨勢下行的壓力下,紅星美凱龍以發行價格區間上限來定價,并獲大幅超額認購,說明市場依然看好紅星美凱龍的上市。
沖刺A股失利轉投港股
事實上,紅星美凱龍早在2012年12月就向證監會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監會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受理A股上市申請,但未進入“已反饋”階段。2015年3月23日,紅星美凱龍向證監會申請撤回A股上市申請,3月27日,收到證監會有關中止A股上市申請的正式通知,并轉投H股。
對此,廣州一李姓私募研究員分析認為,紅星美凱龍多年來未能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受到市場質疑。紅星美凱龍作為家居賣場,主要依靠場租收入以及土地溢價收益,在家居流通服務、家居品牌服務等方面沒有較好表現,產業鏈較為單一,抗風險力不強。
該李姓研究員還分析表示,紅星美凱龍之所以轉投H股,是因為其流程相對簡單,成本較少,耗時較短。而紅星美凱龍急于上市的原因主要是當前公司負債率較高,而且正在向三、四線城市擴張,并發展線上平臺,亟須大量資金注入,否則紅星美凱龍將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對企業整體發展造成較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