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裝瓦工月入萬元 卻面臨“斷齡”危機
盡管房地產市場并不景氣,但瓦工老趙的生意也沒斷流,月入萬元也是平常。雖然收入高,但瓦工還是很緊俏。時下家中裝修,想請一個瓦工一般至少要等三四天。近日,記者在裝修市場走訪時發現,一個瓦工的日工資已經突破500元,收入遠超普通白領,而這樣一個紅火的職業卻面臨一個尷尬的難題:由于工作又臟又累,年輕人不愿意干,加上培養周期長,導致瓦工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斷代狀態。目前,瓦工的年紀普遍已在40歲以上,這一職業正在遭遇“后繼無人”的考驗。
月入兩萬元瓦工依然搶手
相比電工、木工等家裝工人,瓦工往往比較難雇到。市民王先生在裝修的時候經打聽找到一位瓦工,然而想要約這位瓦工貼磚得等到月末,而這還是因為冬天是裝修的淡季。“家裝瓦工本來就不多,好的瓦工就更少,生意好的時候,瓦工一個月掙兩萬元很正常。 ”工頭老趙介紹。
昨日上午,在西崗區一處高層內,瓦工張先生正對最后一間臥室進行貼磚。老張先撮了一鍬和好的沙子,用抹子平整地鋪在地面上;又舀了一壺調好的水泥,澆在了沙子上;隨后,他起身將一塊80厘米見方的地磚抬起,憋著一口氣,弓著腰將地磚放到鋪好的沙子上面,這塊地磚足有30斤重。砌磚的時候粉塵很重,門窗都開著屋里也是“白茫茫”的,這樣的粉塵對人體呼吸也會造成潛在威脅。
瓦工是精細活兒,人多了反而容易出錯,比如磚面花紋拼不上等問題,所以即使上百平的面積,張先生也是一個人完成。遇到大面積,老張就住在清水房里,“在水泥地上鋪個紙殼子,兩晚上就湊合過去了。”老張說。
砌磚、吊線、鋪沙子、澆水泥、量水平……老張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手頭的活兒,地磚之間的接縫填嵌密實、平直、寬窄均勻、花紋搭配協調,連躍層樓梯與地面的連接處都嚴絲合縫,孔洞尺寸規范,一絲毛茬都沒有。“瓦工看似體力活,很多都是干的‘巧活’。 ”老張并不是給自己“戴高帽”,家裝活必須細,還要有耐心,每兩塊磚之間如果貼得不平,就得起下來重貼,而且有的地磚本身質量就不好,表面都不是水平的,為了磚與磚之間平整,就要一塊一塊地試;廚房、衛生間貼在墻上的瓷磚貼起來更繁瑣。有的瓦工常常干到一半就被業主“炒了”,原因就是貼的瓷磚不平整。
培養周期長瓦工面臨“青黃不接”
老張回憶,當年學瓦工的時候跟師傅學了一年多,“30年前那時候都是小瓷磚,每家也就灶臺貼半面墻,大部分還是砌墻的活多。現在的瓷磚越來越大,大的有一米見方的,越大的瓷磚越難鋪,有的磚本身就‘瓢’貼起來那才費勁呢。 ”在各種職業等級的劃分中,也有瓦工的一席之地,有少數技校設有瓦工培訓課程,但更多的,還是以師傅帶徒弟的古老方式,來培養更多的瓦工手藝人,除了必要的基本功外,通過實踐來掌握更多的經驗,是一個成手“瓦匠”的必經之路。
5年前老張有一個徒弟,人比較笨,學了4年多才出徒,因為出徒以后活兒比較粗,總被業主挑出毛病來,就和工程隊干起了工裝,一樣的勞動強度,不那么費心思。由于學徒時間長、工作累,瓦工學徒期間也是掙工資的,雖然沒有師傅掙得多,一天也有一兩百塊錢。“帶徒弟得看看他是不是這塊料,能不能吃得了苦。 ”老張只帶過3個徒弟,其中一個還是自己的弟弟,也學了一年多才出徒。現如今,早就沒有人主動要和老張學瓦工了。
從收入看,瓦工月入萬八千比不少白領還高,但從業者卻越來越少。多位瓦工都表示,“現在年輕人哪有會愿意干這個的,坐在電腦前多舒服。 ”(實習編輯:劉寧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