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上半年國家海關進口數據顯示,我國紅木進口主要通過上海海關、黃埔海關、昆明海關、青島海關、南京海關、拱北海關等近二十個海關完成,其中上海海關、黃埔海關、昆明海關的紅木進口量占全國海關進口量的90.91%以上,達109.94萬立方米;進口總金額91.69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紅木進口總額的89.72%。
上半年,我國各省市紅木進口呈現中間高兩頭低的變化態勢,其中,廣東、上海、云南三省市的進口量處于絕對領先地位。上半年廣東、上海、云南三省市累計進口紅木99.39萬立方米,占全國紅木進口總量的82.19%;進口總額達85.51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紅木進口總額的83.68%。上半年累計進口量達10000立方米以上的省市有6個,具體見下圖。

由此可以看出,紅木產業聚集地與邊貿、港口省份是我國紅木進口的主要力量,也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各地對紅木資源的需求變化,及紅木產業實力的增長。
2014年上半年度我國紅木進口形勢分析中可以看出,國內市場對紅木資源依舊存在巨大需求。這種需求既是紅木行業吸引大量資金作用的結果,也是近年來紅木原料價格暴漲的市場反應。
上半年,紅木進口變化所呈現的“兩頭低、中間高”的態勢,反映出市場已經漸入消化期;也是對市場傳統“淡季”的反應。
需要注意是,上半年高速增長的紅木進口,占用了大量的企業流動資金,已造成部分企業資金壓力。因此,合理安排企業運行資金占用比例是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中國紅木委分析認為,上半年,國際紅木市場持續高位價格存在沖高回落的風險,行業謹慎處之;其次,行業企業需要審慎對待原料市場的“高溫”景象。關注國際紅木市場行情變化,合理安排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