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林業局與國家統計局22日聯合發布的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成果顯示,中國林地林木資源總價值為21.2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照13.54億人口計算,人均擁有森林財富1.57萬元。
2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項目總負責人、全國政協人口與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江澤慧介紹,2013年5月,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開展了新一輪中國森林資源核算及綠色經濟評價體系研究,重點核算了森林資源存量中的林地林木資源和森林產出中的生態系統服務。
全國林地林木資源核算結果顯示,中國林地資產實物量3.1億公頃,林木資產實物量160.74億立方米,林地林木資產總價值21.29萬億元,其中林地資產7.64萬億元,林木資產13.65萬億元。
江澤慧表示,對森林生態服務價值的核算,主要選擇了森林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等7類13項指標,作為“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森林在改善生態環境、防災減災、提升人居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顯著的正效益。
全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核算結果顯示,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態服務的總價值為12.68萬億元,相當于2013年中國GDP總量(56.88萬億元)的22.3%,即森林每年為每位國民提供了0.94萬元的生態服務。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編制資源資源資產負債表,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說,目前,國家統計局正在按照規劃明確的目標、路徑及時間表推進相關工作。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孫扎根表示,核算森林資源資產的存量和流量,為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提供了有益探索,能夠推動實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健全自然資源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生態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