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家居董事長 李良輝
13歲,別的孩子或認真念書,或順從長輩務農學工,李良輝卻跟父親說:“我要去做生意。”此后,他做過酒坊,做過糧食販運,數年奔波,成為縣城里收入頗豐的人。李良輝將那個時候的自己稱為“商人”,一個認為“賺錢太簡單”的商人。
1999年,李良輝轉行選擇了實體經濟產業——家具。一個小型家具工廠在昆明成立,這就是太子家居的雛形。經商似乎是李良輝骨子里的天賦,工廠成立兩年后,他的沙發就在當地聲名鵲起,商人的賭性也隨之而來。遷廠成都后,李良輝豪擲數百萬通過香港的關系購買了以色列一家公司的布料經營權,而在此之前,他沒去過以色列,沒去過香港,甚至沒看到貨。他說:“我會去賭,因為賭輸了回去做農民也無所謂。”
少年棄學從商、立志實體經濟、昆明建廠發家、傾囊冒險投資……這是商人李良輝,他有對商機的敏感,也有不懼從頭再來的魄力。但另一面的李良輝卻在隨時提醒自己:“要有農民的心態。”而這一心態在太子家居成立幾年后愈加顯現。
在四川家具圈看來,太子家居的發展甚至可以用“緩慢”來形容。而對李良輝來說,這只是厚積薄發的過程,因為農民的心態就是“踏踏實實地做事”。所以他在公司內部宣揚工匠精神,要求員工對產品有偏執的態度,規定公司不能上市圈錢。2014年,太子家居60萬平方米以上的生產基地建成,李良輝在一步步向他的30年品牌夢邁進。
“現在還會覺得賭輸了也愿意回去做農民嗎?”
“責任不一樣,不會再用這種心態來賭公司了。”
以下是精彩訪談實錄:
少年棄學從商 做實體為鍛煉自己
做企業要用商人的頭腦 農民的心態
30年要成為真正的品牌
必要時需制造不平衡 平靜不利發展
上市圈錢是對社會不負責任
少年棄學從商 做實體為鍛煉自己
【鳳凰家居】:1999年太子家居成立,在這之前李總從事過什么行業,做過什么事情?
【李良輝】:以前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后來我也做過酒坊,也做過販運,應該說是一個商人,只是說在我們那個地方算是比較大的商人。
【鳳凰家居】:為什么99年轉行到家居行業?
【李良輝】:那個時候我覺得賺錢太簡單,做一個商人很簡單,我覺得去做實體更容易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就選擇了做家具廠,后來就成立了港府太子有限公司。
【鳳凰家居】:那個時候,家具算不算四川成都很多人會選擇的行業?
【李良輝】:也不是,但(四川家具)已經起步了,相對來說那個時候的風向標還是看廣東的,廣東的產品可能更新穎一點,品種更完整一點。
【鳳凰家居】:港府太子起步的時候您有沒有什么印象比較深刻的情景?
【李良輝】:我雖然做商人很順手,但是做企業我從開始都沒認為有那么簡單,所以我算是比較謹慎的,開始并沒有開公司,只是有一個工廠。在昆明做了兩年,后來轉到成都,也是因為我自己不滿足。在昆明兩年很順利就成了當地做沙發做得很好的,但我認為那個地方面積不大,要做得更大更強,地域上有一些先天不足。
【鳳凰家居】:為什么要去昆明?
【李良輝】:好象一個人游泳一樣,水性不好的時候,選擇在一個相對小一點的范圍內游泳可能好一些,我是這樣想的。昆明,我的形容是它只是一個水塘。我覺得從簡單進入復雜的狀態更簡單。
【鳳凰家居】:從一開始您做企業的風格都是比較求穩的?
【李良輝】:我一直認為做實體要立志做品牌。既然要做實體的話,應該實實在在做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才容易成為一個真正的品牌。
【鳳凰家居】:從作坊變成一個公司,應該是花了四年時間?
【李良輝】:是的。
【鳳凰家居】:您當時是以什么標準衡量自己從一個作坊或工廠變成一個公司或企業的?
【李良輝】:這一點我一直還是挺自信的。我覺得工廠是打基礎,公司更規范,當然到現在的話,我可能會認為系統才是規范最主要的源頭。
【鳳凰家居】:您所說的系統是指建立公司的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生產機制嗎?
【李良輝】:可以這么理解,系統是可以保證你整個目標達成的最基本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