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簡介:
香港十大頂尖設計師之一,以現代簡約風格見稱,善于將豐富的亞洲文化及藝術元素融入建筑、室內和產品設計當中。1957年生于香港,擁有香港大學建筑學學士、城市規劃碩士等多個顯赫學歷。1997年創立了梁志天建筑師有限公司及梁志天設計有限公司。
作為一名設計大師,他又常把設計、設計師與菜肴、廚師聯系起來。他說,“很多廚師都自己調制醬料,我自己也設計一些家具和配件”,“設計師不是掌握技術、迎合客戶需求就可以,最要的是自身的概念,就像照著菜譜做的菜未必好吃,美味還要憑借廚師長期形成的特別風味。
也有人從他的概念中衍生出這種看法:低端設計是讓客人點菜,菜譜上好看,但不見得適合,心有落差;中檔設計是看人上菜,菜合口味,但局外人不喜歡,難書經典;高檔設計是配境造菜,廚師做什么客人吃什么,未必全合餐者口味,但引以流傳。所以優秀的設計師不僅考慮客戶的需求,還是活在自己的空間里,思想堅定而不動搖。自我、本真,做客戶要的,也做自己想的。堅定,才會優秀。
我想,梁志天能夠“配境造菜”,并非完全因為他在設計界偌大的名聲。從他過往的項目當中不難發現每個環節都細致入微貫徹他的思想,面對這樣的設計,“甲方”即便“嘗”到的不是平常最喜歡的風味,但是無從挑剔,自然就是他“做”什么,他們便“吃”什么。
簡約是種心態
無論媒體報道還是后來的設計師心中,與梁志天的設計關聯最多的詞,非“簡約”莫屬。這個對梁志天而言老生常談的話題,卻總也不會止息,因為時易境遷,潮流一直在變,簡約也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項目里,擁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絕對簡約的潮流已經過去了,梁志天和很多設計師一樣都在這基礎上尋找變化,希望結合地域文化和個人理念來體現空間個性,不可能只有一個既定模式。所以,后來大家評價他“以現代簡約風格見稱”的同時,也認為他“善于將豐富的亞洲文化及藝術元素融入建筑、室內和產品設計當中”。
當然,最重要的是,簡約之于梁志天,并非絕對簡潔的潮流形式,而是一種果斷取舍、點到即止的心態,追求簡單和自然的生活模式。也可以說,簡約不簡約實際沒有太多意思,只不過是需要的時候做需要的東西,沒有多余的部分,別人感覺舒適恰當、看著賞心悅目,就認為那是簡約了。
自身的理念最重要
當簡約也逐漸豐富到各地文化的層面,設計師又通常得面對全國乃至全球的不同項目,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會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此時難免有人會將一些元素的運用當成一方文化的代表,實則只是文化殘片的拼湊。對于這一點,梁志天認為,設計師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和思想包袱,非得賦予空間深刻的“文化”內涵,而是要相信自己最真實的感覺和判斷:“所謂文化原本就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而且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即便是天才也不可能樣樣精通,大部分時候我們對某個地方的了解肯定不如當地設計師,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守著他們心中的文化內涵。如果是面對相似的東西,卻與他們生出不同的感受,沒有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的束縛,反倒更能闖出新的天地。這就像孩子的世界,不存在條條框框,只有最原始、最豐富的創造力,很多事物也能呈現最真實的一面。”
其實,設計師自身的想法和概念一直是梁志天心目中最需要把握的因素。他坦言,自己大學念的是建筑設計,最開始做室內設計的時候確也很多把握不到位的地方,但他始終清楚自己想要的概念是什么,并一直朝那個方向努力,才有了后來的成績。技術上的問題并不太難,就像菜譜,努力學習就能掌握;而概念性的東西不是學來的,斷然不能缺了真實細致的“體悟”,就像照著菜譜做的菜未必好吃,美味還要憑借廚師長期形成的特別風味。
判斷貫穿整體與細節
有想法是好事,只是想法太多的話,定要學會控制,否則就與點到即止的簡約心態背道而馳。
梁志天對這一點深有體會:“現在很多設計師都頗具思想和才華,其中也包括我們公司的一些員工,但是他們的設計往往還是存在不少需要修改的地方,主要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點:缺乏選擇和放棄的決心。特別是年輕的設計師想通過一個項目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可是他們的想法通常太多又急于同時表現,空間就會顯得擁擠凌亂,就像去餐廳點菜,什么都想吃,不僅會猶豫不決還可能浪費或者吃得太雜不舒服。”此時,除了取舍的決心,判斷力尤為關鍵,大到全局小到配件,都要選擇。而判斷力又跟生活閱歷和經驗相關。
“我是生活設計師”
雖然梁志天有很多頭銜,規劃師、建筑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家具設計師,但他自認為是生活設計師,因為他覺得設計是共通的,都是對人們生活的反映。為了貫徹自己的想法,他有時候找不到合適的家具配飾,只好自己設計,而最后能夠成功正是因為堅持著自身的理念,一切從生活中取得。
梁志天在認真地設計,也在認真地生活——細致入微、堅持嘗試。他理所當然地宣告,“每樣事情我都有興趣,有興趣我就有勇氣去嘗試,這些鍛煉對今天很有幫助。”他所做的也在印證這句話:每一個設計方案都是重新開始,不要重復之前的工作;每次去餐廳都嘗試不同的美食;每次出游的每天晚上都會轉換不同的酒店,并仔細參觀每處地方,如酒店內不同的房間、餐廳、公共區域等……
他的生活理想有很多,比如開著一家規模不大但很有品位的酒店,里面一應事物都由自己設計,食物、服務、裝修等都很有特色,它會成為自己的領土,又可以和朋友們共同享受,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每個部分;再比如,退休以后當個廚師,即使足不出戶也能讓自己和家人吃上天南地北的不同美食。
當一些人忙著拍照,他在細細觀察不同的景色;當一些人忙得無法回家,他下了班在為家人挑選衣物。這才是生活。如果總在匆匆行路,看不到樹上的綠色和底下的動物,則與工作無異。這也不止是生活。如果創意、判斷都能從中取得,那享受生活的時候也是在默默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