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簡一大理石瓷磚聯合門戶媒體推出“環球酒店設計之旅”年度策劃,致力于為中外頂級酒店設計師打造最有效的交流平臺。同期,中外頂級酒店設計師的系列精彩專訪亦將陸續呈現。
第一站旅程我們將于6月3日,相約在滬上最受矚目的設計酒店之一——衡山路十二號豪華精選酒店,由保羅安德魯在內的多位設計大師,對“設計酒店”這一新興的酒店類型做出解讀。
楊邦勝(Yang BangSheng),YANG酒店設計集團創始人、總裁。2014年憑借設計作品《三亞海棠灣9號度假酒店》斬獲由美國IIDA主辦的“全球卓越設計大獎”最佳酒店設計獎,以及世界酒店設計頂級獎項——第34屆Gold Key Award“最佳度假酒店”。
“用設計改變棲居”系列訪談之五
楊邦勝:東方的、中國的,便是國際的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您在大學里的專業是中文,請問您后來是怎么開始接觸設計這一行業的?
楊邦勝:回答這個問題前,需要簡單說一下我的生長環境:家父是一位美術老師,是我第一位美學意識啟蒙者,也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學習畫畫;后來成為一名老師,教美術也教中文,但就在93年,我毅然辭去了老師的工作,只身來到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藝系進修學習;95年,來到深圳加入洪濤裝飾,從此開始了我的室內設計生涯。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您從90年代初期開始就參與了室內設計在深圳最初的生根發芽,您認為這幾十年來,中國室內設計從無到有,呈現出的最重要的變化是什么?
楊邦勝:中國室內設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呈現出的最大變化可以分兩個層面:一是整體大環境,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國際酒店品牌入駐中國市場,這也為國內室內設計師提供了更多機會,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中國設計;二是在設計師自身上,現在大部分的設計師已走過盲目模仿的階段,開始意識到原創是設計的生命,同時越是民族的才是國際的,所以很多設計師都在進行中國文化的挖掘,這點很重要,只有這樣做,中國設計才能在世界舞臺熠熠發光。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您怎么評價自己這二十多年來的設計理念?是否隨著時代也有所成長變化?
楊邦勝:從業20多年,設計理念一直沒變,從踏入室內設計這一行業開始,就堅信東方的、中國的便是國際的,只是表現手法可以是多樣的。作品很多時候就如一面鏡子,折射出設計師當下的心境;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風格是會隨著不斷學習,還有人生閱歷的增長而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也就成了設計師成長的印記。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您的項目中有大量的酒店設計,請問您認為酒店設計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因素?您在接受一個酒店項目時,首先考慮的是什么?
楊邦勝:在酒店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定是文化因素。因為文化,是酒店設計的核心,是設計的魂;少了文化,整個空間會顯得特別空洞,酒店設計所講究的造境也會隨之失去意義。
在接受一個酒店項目時,首先考慮的必然是客戶的需求,這是對客戶的尊重,也是對項目的重視,也只有了解客戶要什么,才能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令雙方滿意的作品。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在您的許多作品中,我們都看見“中國元素”、或者說“本土元素”的滲透。請問您怎么理解傳統文化符號在現代酒店設計中的呈現?能否舉幾個例子說明您的思考過程?
楊邦勝:其實所有的符號都是為了更好地詮釋酒店的主旨和主題,回到剛剛所講的——文化要素,這些符號就是文化的體現。比如我們在設計海棠灣9號時,親赴當地采風,最后敲定以當地的少數名族文化——黎族文化為切入點,將黎族的編織文化、圖騰紋樣、用于農作的打谷鼓等元素融入其中;再如南京凱賓斯基酒店,我們便以民國文化為主題,這些都因為我們采風及搜集資料時發現,民國時期的南京是最富傳奇色彩的,于是我們以此出發,以軍官和名門閨秀的故事為主線,加入珠寶、民國建筑特有窗格等元素,試圖將那個時候的奢華融入酒店設計中;
還有今年開業的回酒店,作為深圳首家東方精品酒店,首先我們希望它是東方的、精致的、純粹的,因此我們運用了很多能體現嶺南廣府元素在里頭,但那些符號又不那么明顯,需要你慢慢去發現,在空間中體驗,空間中這些元素的融入最終是想希望帶給客人獨特體驗的酒店:清脆的鳥鳴聲、悠悠的檀香、潺潺的流水、蔥郁的植物……只為讓設計回歸自然,讓人體會內斂的、平靜的中國禪文化。
作品回顧:三亞海棠灣9號
外立面
大堂酒吧
電梯廳
中餐館
咖啡廳
特色餐廳
特色餐廳
洗手間
走廊
客房
深圳回酒店
外觀
天臺
大堂
大堂
大堂吧
中餐館
中餐館
書吧
全日餐
客房
客房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啟動站
主講嘉賓:保羅•安德魯、李瑤對話嘉賓:蘇仁豪、關永權、李昱、葉錚地點:上海衡山路十二號豪華精選時間:6月3日下午主題:用設計改變棲居內容:設計大師主題演講;國內外頂級設計師主題對談;現場Q&A如何報名?
咨詢或合作,請聯系楊毅小姐
郵箱: yangyi16@jiaju.com
想了解更多“環球酒店設計之旅”活動情況?請加入我們!(實習編輯:譚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