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眾籌好不好玩
國內電商平臺玩“眾籌”
如今買東西,提“網購”、“電商”、“團購”神馬的已經不夠新鮮有趣了。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少時尚白領都在聊“眾籌”、“眾創”。“在電商的眾籌頻道上,剛‘買’了一款新型的凈水器,據說公開銷售后需要3000元,現在只需1888元。不過要到五月份才能最終知道是否購買成功。”白領李小姐告訴記者。然而,這些打著夢想旗號的眾籌產品,靠譜嗎?
眾籌:不叫購物叫“資助夢想”
如今,在國內,眾籌主要以新品預定、互聯網項目為主,符合80、90后年輕人的胃口。以“京東眾籌”為例,它自問世以來就不斷聯合國內外廠商推出種種新模式,如“智能家居”的成品制作:書房、臥室、廚房等家中的每一個角落,消費者都已經可以在京東平臺上購買相關的物聯網家電、3C產品。據京東云平臺推廣部經理高昂博士介紹,京東眾籌已經與眾多廠商開啟了“云平臺”,共同推廣物聯新品。在另一家眾籌網站“追夢網”上,也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項目定制,例如3D打印超酷太陽鏡、可以呵護胸部健康的“智能內衣”等。除價格實惠外,更特別適合對于新穎的產品,尤其是智能硬件方面感興趣的新新人類。
然而,記者采訪發現,一些眾籌項目實際上并不能參與,更多是讓小企業家、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展示它們的產品和創意。另外,需要留意的是,不少項目都是在產品還未量產前付錢,相當于全額訂貨,因此往往不能“立等可取”。
體驗:無法“立等可取”
近日,剛剛發布的“全球首款免安裝反滲透凈水機”在“京東眾籌”上開啟了首批市場。據悉,這款凈水機上市后的價格在3000元左右,然而在眾籌平臺上的價格則非常多樣化。廣州消費者李小姐就參與了此次眾籌,可以用1888元的價格買到這款凈水機。不過,對于是否能夠最終獲得這款凈水機,李小姐還在打著好多問號。“廠家說,需要在5月15日前得到100萬元的支持才能成功,如果沒能成功,我不是白歡喜了一場。”
專家:新鮮好玩警惕“被騙”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認為,眾籌被業內看好,“目前中國眾籌市場正在發展,在眾籌網站上,你花出去的錢不叫購物,而被稱為‘資助了一個夢想’,你得到的不是單純的服務或商品,而是一個故事發生的過程。”不過,在新的消費模式下也會產生新的問題:通過眾籌購買到的產品,如果發生購物糾紛,該如何處理?那些打著“故事”、“夢想”的新奇特產品,又是否能使用呢?
名詞解釋:
“眾籌”一詞譯自英語Crowdfunding,即“大眾籌資”,原本主要指眾籌的小企業家、藝術家或個人通過公開展示產品或項目的創意,用捐贈資助或是預購產品的形式,向公眾募集項目資金。眾籌模式的創造者是美國的眾籌網站Kickstarter。該網站在2009年一上線就受到了外界的追捧。(實習編輯:周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