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發現建筑更多面”跨界分享沙龍在廣州索菲特酒店舉行,沙龍邀請跨領域多為專家,通過分享與對話,探索其他設計形態和范疇與建筑存在對話的可能。本次沙龍特邀渡影(上海)聯合設計機構胡文杰進行主題演講。鳳凰網在現場獨家采訪胡文杰,以下為采訪實錄。
上海渡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視覺總監胡文杰
【記者】:感謝接受鳳凰網采訪。您在室內設計、家居產品攝影等方面有多年的積累,之后也成立了自己公司,為企業提供品牌的整合傳播。具體您給企業提供的服務內容是什么呢?
【胡文杰】:我們整個團隊其實都是設計師,攝影只是我們表達的一個方式而已。比如之前給TOTO做一個高端系列的形象,我們最開始從產品的角度去理解和定位,然后再做出相應的空間設計,并把這個空間搭出來,然后再現場拍攝,最后進行一些整合傳播。這個過程的價值不僅僅是產品攝影的價值,我們一起參與品牌從產品到空間的過程,盡可能把產品的內涵表現得更準確一點。
【記者】:說到企業的視覺表達,頗有感觸。我們經常接觸到一些國內、國外不同的品牌,發現他們之間在視覺表達的能力上真的差距很大。您怎么看這種現象呢?
【胡文杰】:前幾年我幫一個家具雜志做改版,過程中我也體會了很多。目前國內很多企業的認知還沒有到達這個層面,所以在他整個企業的規劃、組織架構上都還沒有顧及到這一點。我覺得這個事情也不能太急,差距肯定是有的,因為從產品開始就有差距了,再加上整個推廣和傳播上差距,整體的差距就更大了。
【記者】: 這種在品牌的視覺表達和傳播上的差距,尤其在一些國際大品牌和國內品牌的對比上更為明顯。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但結果并不一樣,這里面具體的原因是什么?
【胡文杰】:跟一些國際品牌相比,國內的品牌在這方面的確有一定的滯后,這是客觀存在的。我覺得首先品牌的表現和傳播問題他不僅僅只是這一個環節的問題,比如說,一個企業的產品,它本身就有真正意義上的亮點的話,那么它后續傳播和表達,就會更容易。你剛才這個比較我覺得是一個整體的比較,也不要太急,就好像我們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你不可能一下子變成發達國家,它是一個很系統的過程。
【記者】:您也跟很多企業都合作過,如果要給國內的企業一些建議的話,你覺得有什么是你認為需要特別重視的?
【胡文杰】:第一,還是要把精力投放在原創這一塊,中國企業的創造力整體是偏弱的,當然現在也有很多設計師在努力;第二,我覺得還是要講質量,這是基礎;最后,再找到一些比較專業的做整合傳播的伙伴,然后大家盡量去尋找一些突破點,盡量做得更好,我相信總歸會有機會到舞臺前沿的。
【記者】:謝謝。
嘉賓介紹:
胡文杰
《空間印象》特約攝影師
《美國室內》中文版雜志首席攝影師、特約記者
《室內設計師》雜志首席攝影師、特約記者
青年視覺《Red》特約攝影師
《家具》雜志視覺總監
2007年基于客戶的拓展需求, 發起并成立了渡影(上海)聯合設計機構,合縱連橫戰略合作同盟,增強了從創意到生意的品牌整合傳播的實施能力,整體互動、精準控制協同新模式,保證客戶目標實現的完成度,贏得更出色的品牌整合價值;為傳播提供影像整合設計,為設計提供無縫契合影像,保證客戶品牌的視覺傳播一致性,獲得更清晰的品牌價值。
2010年引入美國MOK營銷投資,并與眾多知名網絡電商銷售平臺、一線設計、時尚、生活媒體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為企劃傳播提供多元的媒介載體,建造立體的視覺傳播網絡,展望品牌多維價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