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關于中國消費者到日本搶購智能馬桶蓋的新聞成為輿論熱點。財經作者吳曉波發出專欄文章《為什么中國人要去日本買馬桶蓋》,從身邊朋友赴日購買智能馬桶蓋的現象出發,探討中國制造業的困境和突圍之道。春節后,另一則關于中國消費者花費20萬元在日本購齊整套家居產品的新聞,讓輿論進一步發酵。
而在3月4日,兩會現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參加全國政協經濟界、農業界委員聯組會時,甚至也提到對“馬桶圈事件”:消費者有權擁有更多的選擇,我們也抱著開放的心態。這也會倒逼我們產業升級。
然而,中國的智能馬桶真的比不過日本嗎?春節后,九牧衛浴、東鵬潔具、箭牌衛浴、恒潔衛浴等國內衛浴企業紛紛就“馬桶蓋事件”做出回應。
恒潔衛浴董事長謝偉藩在近期的一場行業論壇上表示:買馬桶完全不用去日本買,我們的馬桶一點都不輸給日本。九牧衛浴創新研發中心副總裁林山告訴鳳凰家居,中國智能馬桶行業發展以及多年,在產品功能和質量上完全可以和日本產品比較,甚至更適合中國家庭電源電壓、衛生間干濕分區不明顯等使用環境。
九牧衛浴副總裁林山向媒體介紹智能衛浴生產情況
然而,為什么日本智能馬桶能夠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強烈的印象。九牧衛浴營銷總裁張彬認為,除了日本衛浴行業本身發展較成熟外,也因為日本獨有的廁所文化。在日本,智能馬桶使用率高達95%,消費者在去日本旅游的過程中,能夠直接體驗到智能衛浴的舒適和方便。而在中國,智能馬桶的普及率據估算僅在3%左右,消費者對智能馬桶,尤其是國產智能馬桶的認知相當不足。橫街衛浴董事長謝偉藩也曾對“搶購馬桶圈事件”感嘆,“主要是我們產品賣得太少”。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消費者搶購日本馬桶圈的熱點事件,對中國衛浴行業也未嘗不是好事。大規模的輿論探討,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智能馬桶產品的推廣和普及。當消費者逐漸認知并接受智能馬桶產品時,市場普及率提高,智能馬桶的市場競爭才真正開始。
借著這股“馬桶圈熱”,中國衛浴企業也開始加大對智能產品的普及和推廣力度。3月4日,九牧衛浴首次將智能馬桶工廠向媒體開放,并啟動“先用后買”的市場活動,消費者可免費試用30天,對產品不滿意即可退貨。東鵬潔具也表示,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將在全國各大門店推出優惠活動。正如在中國家電行業中本土品牌對國外品牌的成功阻擊一樣,智能馬桶的未來尚未可知,國內品牌仍然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