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無一人的廠房里,機器正常、有序地運轉,一批批配件走下生產線,自動進入下一個無人操控平臺完成產品組裝。然后,根據智能信息系統分析出的區域市場產品需求量,這些產品再被快速轉運至各區域市場,直至走入消費者家庭,為消費者更好地享受生活提供幫助。這就是長虹集團正在采用的工業4.0模式。”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長虹相關負責人對即將到來的工業4.0時代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畫面。
的確,在工業4.0浪潮到來之際,長虹確實有自信的底氣。因為,在中國家電制造行業,長虹通過智能化工廠、智能信息管理系統和靈活的思想,已經率先向工業4.0的商業藍海邁出了第一步,成為智能制造領域的“弄潮兒”,并且有能力向工業4.0時代的深水區前進。
不做工業4.0被動的“囚徒” 而又主動泅渡
據媒體報道,工信部將在2015年出臺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指導意見,目前前瞻性研究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中國版工業4.0這艘巨輪,眼下已正式起航。
對于工業4.0產生的影響這一問題,有分析人士指出,它會推動整個制造行業啟動新一輪智能化、自動化轉型的大幕,而智能化工業生產又涉及到信息管理系統智能化、生產設備智能化、產品智能化等多個領域。可以這樣說,工業4.0帶來的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會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好都會以轉型失敗而告終。
“不轉型會死,轉型又會經受陣痛。”一名企業負責人如是說。相信,這句話代表了很多企業的心聲。面對工業4.0浪潮,向左還是向右,確實讓很多工業制造企業陷入搖擺不定的兩難境地。而對如何走出選擇迷局,避免成為工業4.0的“囚徒”這一問題,長虹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潘曉勇的一番話,非常有道理。
潘曉勇坦言,“不能盲目跟風,為了自動化而自動化”。他表示,工業4.0擁有巨大的潛力,智能化生產可以滿足用戶個性化定制需求,這也意味著,即使產品只生產一次也能通過頗具收益的方式制造出來。不過,企業必須要根據中國國情和企業自身狀況,逐步進行轉型,不是非要全部自動化,更不是一次性進入完全的自動化。通過這番話可以看出,在工業4.0時代,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智能化、自動化轉型,主動泅渡,而不要成為工業4.0的“囚徒”。
工業4.0時代 就是要無限貼近人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內家電行業制造巨頭,長虹對工業4.0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長虹各領域負責人都曾對工業4.0發表過一致的觀點。他們認為,雖然工業4.0時代以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為主要實現手段,但是智能化信息系統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如果把智能化生產體系看做工業4.0模式的雙腳,那么企業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就是雙眼,只有通過智能信息系統分析出消費者需求,掌握未來走勢,才能看清道路,更好地發揮智能生產體系的作用。
為此,長虹集團在打造“智能工廠”,提高生產水平的同時,也兼顧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經過不懈努力,長虹如今已經建立起相對成熟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并開始在生產、物流、財務等多個領域發揮作用。
長虹模具公司注塑工藝經理王志剛就介紹說,以前制造信息的收集和錄入都是靠人工,而有了智能化信息系統,生產計劃、設備、模具、物料等信息都是自動通過信息化采集并與后方進行信息共享,在此基礎上,從物料生產到運輸,都利用信息化手段跟蹤,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也提高了產品質量,更受消費者歡迎。
長虹創新團隊一位成員的看法則更具深意——工業4.0模式的真諦就是要無限貼近人的需求。他表示,長虹集團在上馬新產品前,會通過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去搜集消費者和行業信息,準確把握消費者的想法,首先實現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信息對等,然后在利用智能化生產設備,打造兼具智能化、人性化、個性化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CHiQ電視、CHiQ冰箱、CHiQ空調等產品都是這樣打造而出的。
值得關注的是,在近日于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2015消費電子展上,長虹CHiQ空調憑借智能、人性化的性能和先進的工業設計理念,在本次大會上制造了頗高的話題性,引發了國際市場的關注。長虹空調產品線技術研發負責人表示,CHiQ空調的可以自動感應識別人體屋里狀態、生理狀態、心理狀態的變化,通過獨創的人體狀態特征識別算法生成用戶需求模式,結合人體舒適度數據模型及云端個人數據分析生成的響應模式,將適時動態調節空調各項運行參數,給用戶帶來舒適體驗,并且大幅度降低能源損耗。
在采訪行將結束時,長虹相關負責人發表了這樣一種觀點。在工業4.0時代,企業不僅僅是企業法人,還要爭取成為“自然人”。因為,工業4.0大潮會逼迫著企業去接近消費者、了解消費者,使企業發展戰略中融入消費者的想法和需求,即使不能完全掌握消費者的想法,成為“自然人”,也要盡可能貼近人的想法,否則再先進的智能生產設備、再智能的信息平臺,催生出的產品也是沒人愿意花錢購買的“垃圾”,智能化設備就失去了意義。
家電行業專家認為,具備了行業領先的智能工廠、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長虹,在工業4.0浪潮中將游刃有余,永遠站在工業4.0的大潮頭,用更寬廣的視野去實現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