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金利山位于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中南部,是阿拉斯加山脈的中段,它海拔6193米,為北美洲的第一高峰。麥金利山原名迪納利峰(DENALI),這是當地印第安人的稱呼,迪納利在印第安語中的含意是“太陽之家”。后來,此山以美國第二十五屆總統威廉.麥金利的姓氏命名為麥金利山。
??華耐登山隊
??攀登麥金利峰
??『行程路線』
??D1
??(6月21日)北京集合
??檢查補充裝備。
??D2
??(6月22日)北京—西雅圖—安卡雷奇(Anchorage)
??北京起飛,到達地處阿拉斯加的安卡雷奇
??D3
??(6月23日)安卡雷奇—塔肯那
??調整時差,適應極晝“不落的太陽”。
??D4
??(6月24日)塔肯那
??整理登山裝備,在國家公園管理處了解詳細的攀登路線、環保原則,領取垃圾袋和“馬桶”,了解使用方法。
??D5
??(6月25日)塔肯那—冰川大本營(海拔2200米)
??登記物資、領取燃料,為正式出發作好全面準備。
??D6
??(6月26日)冰川大本營—一號營地(海拔2800米)
??學習負重拖雪橇,把物資送到一號營地,進一步適應和休整。上升高度200米,行進距離9公里,坡度很緩。行進時間約6小時,主要風險是冰裂縫和雪橋。
??D7
??(6月27日)一號營地—二號營地(海拔3200米)
??上升高度400米,前進距離4公里,行進時間約6小時,坡度中等。
??D8
??(6月28日)二號營地—三號營地(海拔3700米)
??這一段的行進距離2.5公里,上升高度500米,坡度偏陡,預計行進時間5小時。潛在的風險:雪崩。一般會在三號營地留一部分食品和物資,用于下撤。
??D9
??(6月29日)三號營地—四號營地(海拔4300米)
??這一段行進距離是4.6公里,上升高度900米,坡度陡。潛在的最大危險是明暗裂縫、落石、雪崩。途中要經過海拔4100米處的大風口,壞天氣時,風速可達80公里/小時,并伴隨暴風雪,溫度會降到-30度。
??D10
??(6月30日)四號營地休整
??在四號營地大家可以第一次看到頂峰的真面貌。四號營地是整個登山路線上最舒服的營地,干凈的固定廁所、平坦無風的地形也帶來了良好的心態。
??D11
??(7月1日)四號營地—五號營地(海拔5200米)
??這一段上升高度900米,前進距離2.6公里,坡度很陡,預計花費時間8-10小時。此段路線是整個攀登路線中最陡峭也是最為漂亮的一段,中間有著名的頭墻(Head wall)和非常醒目的華斯伯恩石柱(Washburn’s Thumb)。
??D12
??(7月2日)五號營地—沖頂—五號營地
??從五號營地一出來就是一個大陡坡斜切上麥金利山口。
??D13
??(7月3日)五號營地—冰川大本營
??從一座偉大的山峰走了出來,每個人對于漫漫長路,對于歷經艱辛都有了更為深刻的體驗,而成功登頂無疑是最好的回報。
??D14
??(7月4日)冰川大本營—塔肯那
??飛回塔肯那,舉杯慶祝凱旋。
??D15
??(7月5日)塔肯那—安卡雷奇—西雅圖—北京
??D16
??(7月6日)回到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