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陳友國
??【筑客網】:您對這次IMOLA組織的“千名華人設計師觀世博”的活動怎么看?這樣的活動對設計師或者說對設計行業您認為有什么價值和意義?
??【陳友國】:這次IMOLA組織的“千名華人設計師觀世博”的活動到目前為止是由企業組織的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次設計師觀世博活動,IMOLA在活動的前前后后和過程中間對設計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感謝IMOLA、感謝所有的工作人員!這次的活動促進設計師與其他國家特別是和意大利米蘭“時尚之都”的交流,讓設計師切身感受到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和差距,明確了設計師們身上的重任和將要努力的方向。對我們行業來說也是一次很大的觸動。
??
??四川省斯博蘭德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羅剛
【羅剛】:“世博會”,最富盛名的系統化呈現各參展國和參展方的策展設計和建筑設計、科技成果和人文成就以及承載特定主題理念的綜合性盛會。從水晶宮到埃菲爾,從手工制作到人工智能…每一屆世博會都是人類對自身文明發展的一次總結和期許…
??緣起于上一屆世博會在中國上海的舉辦,使得國人對本屆世博會的關注熱度不減。而在設計圈里更有一眾擁泵。近年來,對于一部分設計師而言,遠赴國外去看一場展覽、一場秀、一場講演已慢慢成為一種習慣。透過這種“習慣”,我們能看到大家的殷切期許,看到大家對潮流的關注,對人類未來居住與生活的思考…我希望更多的設計師朋友們也試著走出去。
??黨文杰、羅剛、黎曉軍合影留念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作為活動參與者之一,我對這次IMOLA組織的“千名華人設計師觀世博”的活動表示期待和贊賞!并正由期待轉變為美好的親歷。這樣的活動不僅為我們設計師搭建了一個學習和溝通的便捷平臺,更為設計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成都琢木楨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黎曉軍
??【黎曉軍】:個人認為現今的社會太多的理念已經脫離了社會需要我們的真實意義。而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設計生活。千人設計師觀世博的活動從實際感受,現實的交流,讓設計生活方向更明確。眾所周知,設計生活包羅萬象,設計師和設計行業承載著非常重的責任感。就像這次米蘭世博主題:給養地球,生命的能源。通過這樣的活動讓設計師和設計行業充滿“真愛”。
??廣東星藝裝飾四川有限公司高端設計師王凱
??【王凱】:感謝IMOLA舉辦這次游世博活動,作為設計師我認為這次活動非常合適,高速發展的中國,急需去探討理解和開展綠色地球的活動!世博行的活動恰好可以給設計師在理解如何低碳環保節能方面提供了信息,讓我們知道將來的社會是需要科技更需要利用一些原始的材質和方法去完成我們在建筑以及室內空間方面的過渡和發展!
??四川省斯博蘭德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陳永強
??【陳永強】:千名華人設計師觀世博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促進行業內設計師之間的交流,搭建了一個不同地區不同公司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設計師不僅可以憑借這樣的活動互相認識增進溝通,在觀看世博會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看到的見聞,交流自己對設計的感悟,這種方式遠比其他方式來的輕松隨意,并且交流的內容更廣泛也更有建設性意義,沒有局限性,時間相對充裕,讓每個參與者的見聞和思想都受益,還可以認識更多的圈內人士,為未來的事業積累更廣泛的人脈關系。另一方面這樣的活動也可以更好的促進中國設計師走出去,了解世界設計前沿的最新思想和動態,也可以讓世界認識中國設計師這個群體,希望以后這種活動能增加一些和外國設計師一起的觀摩,交流活動,這樣可以促進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各國間設計師的交流和了解。
??宜賓華寧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資深設計師龍波
??【龍波】:首先感謝IMOLA組織這次活動,IMOLA作為一個跨國企業,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設計行業發展和為設計師提供更好的設計元素。此次組織的千名中國設計師米蘭世博會,為推動中國設計師的國際視野和整體設計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友國、鄭昆、王東在意大利館前合影留念
??【筑客網】:這次世博會對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陳友國】:這次世博會我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國家館:它是由羅馬設計工作室 Nemesi&Partners 設計的。作為世博會后會持續保留場館之一,其設計大氣、國際化,具有很美的視覺效果。設計師用復雜的網狀表皮,構思了一個“石化林”的外觀形象,其潔白的外墻給人一種過目不忘的印象。它的外墻材質是一種特制的、具有空氣凈化功能的新型水泥,這種材料在陽光直射時,會‘捕獲’空氣中的污染物,特別是PM2.5,并把它們轉化成惰性鹽,進一步幫助凈化大氣中的煙霧。對凈化空氣來說確實有不小的意義!我們設計師對這些材質非常感興趣。
??四川省成都御品博域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劉陽
??【劉陽】:世博行的印象---學習以完善自身。對于世界來講,它是經濟、科技、文化界的盛宴,給參展國家帶來眾多的機遇、發展、效益與聲譽。
??韓國館外部
??韓國館內部
??于我而言是借這個難得之機,觀摩所有國度濃縮的文化,同時學習以及改善一些心靈深處積存已久的想象空間,再行提煉……對我印象深刻的是韓國館,觀世博的記憶---小小泡菜也能走天下,細節而深度的文化所提煉的精髓,方能創造具有生命靈魂的設計產物。
??成都沃克豪森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吳放
??【筑客網】:這次世博會的場館設計非常奇特,你最喜歡的是哪個場館?為什么?
??【吳放】:2015米蘭世博有感之中國館。在急行軍似的節奏中參觀完米蘭世博,收獲也是蠻多的。世博會從1851的第一屆世界萬國博覽會到今天的米蘭世博會已經是42屆了。每一屆的博覽會都集中體現了那個時期全人類的智慧與成就。而在這個信息咨詢都空前發達的今天,它越來越成為各國向世界展示自己科技成果文化理念的舞臺,可以說是一張國家名片!
??中國館內部
??中國館內部
??我想談談對中國館的感受,從一年之前第一次看到中國館的設計方案來看,我個人覺得設計者希望站在一個崛起之泱泱大國的高度來展示中國的文化!特別是這屆米蘭世博的主題:“給養地球,生命的能源”更是讓我們這個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國度的聲音顯得如此重要!從方案設計的風吹麥浪效果來看很契題意,主體建筑漂浮在金色麥田之上,很有意境。
??成都綠豪大自然景觀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王東
??【王東】:本屆世博會共有213個國家和企業的場館。因時間有限,在黃老師的推薦下我們感受了其中15個館,懊惱于時間不夠、懊惱于游覽時貪婪誤時、懊惱于選館時的糾結、忐忑!其中法國館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個館!
??法國館
??流連于豐富多姿的各國場館間,感嘆新穎獨特的建筑形式帶來的巨大沖擊!一大片綠洲出現在眼前:恍若沙漠上隔世的綠洲!亦如鋼筋水泥的城市中一個讓人會心一笑的街心花園!館前是大片的麥浪、玉米、蔬菜、果園,當然少不了鮮花和香料的種植!既有民以食為天的思考,又有精神的、視覺的享受!特別是麥浪中浪漫的星星燈、果樹中不銹鋼鏡子!讓人感動法國人的浪漫和優雅!仔細一看:每棵蔬菜的均勻成長;隨由栽種,宛若天成的復制!原來每棵菜下都有一根滴管,澆水施肥,成長茁壯。
??法國館的景觀面積是最大的,漫步間一座異形的穹頂建筑展現在眼前。純木質結構:拆展后70%的材料都可回收利用!最大限度的綠色環保!進館后感嘆于設計陳列的巧妙!有別于其它展館的陳列!法國館的所有陳列全部展現在夸張變形穹頂上!有紅酒、漁網、鍋碗瓢盆、用具、包括螺絲!生活中有的,見過的,用過的都琳瑯滿目的呈現出來了!如一件件藝術品,恍若置身于藝術館。加上高科技的聲、光、電演繹!感覺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多姿!幸福感爆棚!這一切都來源于地球的饋贈和人類的勤勞!
??巴西館
??【黎曉軍】(成都琢木楨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印象最深的是巴西!太多的人關注著向前的方向,而忘了走在最前的是少數而已,人人都應該快樂!巴西館給了我幾個非常觸動內心的感受。1.大眾親民的材料:麻繩編織的網格自然的栓在裸露的鋼結構上,讓參觀者在上面肆意的游走。看似簡單的設計,卻是用心的設計了生活,讓所有的人都可以參與,參與它的設計,參與它的游玩……;2.大愛和小愛的體現:在麻繩的網格下面是植物、花鳥……讓地球生命自然成長,讓游玩的人親近自然、自然愛人,人愛自然;3.對生活的熱愛:漏空的網格下面自然的景觀,生活非常有樂趣。
??日本館
??日本館
??成都東易日盛裝飾有限公司高端設計師曹志祺
??【曹志祺】:本屆世博會最精彩的日本館。人類最偉大的智慧不是發明機器和科技,而是懂得運用自然環境提供的資源,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方式來發展自身。所以,在日本看來,發明水車的智慧要遠遠大于蒸汽機!未來要求人們更懂得珍惜與運用自然。用心做的設計和環保意識值得學習。
??法國館
??【龍波】(宜賓華寧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資深設計師):通過這次世博會參觀了很多國家場館,個人認為法國館是我最喜歡的。一進入法國館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充滿生機的現代化農作物,通過這段綠色通道,充分感受到了法國農業的現狀。法國館的內部結構為木制造型框架結構,通過設計師的巧妙運用,將整個空間結構劃分成若干個孔狀結構,再結合可變化的LED燈光以及植物的樣品和果實,包括植物和土壤關系的展示。淋漓盡致的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發展,也充分體現了法國人對自然生態的態度。
??其他場館
??【筑客網】:本次世博會的主題是綠色概念,參觀后對你以前對綠色環保的觀念有觸動嗎?如果有,是什么?
??【羅剛】:人類的生存方式一直以來都是建立在對自然界的索取之上,并以破壞環境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生命。這一理論的正確性無需論證,有社會學家認為:人類文明的進程從微觀面來看似乎是遞進式的發展,而從宏觀面來看卻是循環式的發展。一味的索取和破壞從表面來看似乎頗有成就,而從深度剖析,這樣下去終有一天人類會自取其果。我們的文明最終會過渡到蠻荒,下一個文明又從蠻荒發展到高度文明。并一直如此輪回…
德國館
??德國館內部
??參觀德國館
??科技為人類所發明并利用,但對環境的保護卻更值得珍視!令人欣喜的是,本次世博會以“滋養地球 生命的能源”為題,給各國出了一道命題作文。各國都對保護環境,滋養地球展開了廣泛的探索和實踐。在這其中,尤以德國館為盛,其無論是從展陳設計還是動線設計,以及策展概念上都表現突出,而其對現階段已用于軍事領域內的核心科技的展示更受參觀者稱道。其具體內容我就不作贅述,因為有些感受一定要由大家去親自體驗…
??其他場館
??【王凱】:環保觀念顯然是有觸動的,從整個世博會場館的設計來說,設計和用材簡單明了,又達到了預期目的!公共通道的休息座椅和頂棚設計都是非常合理到位的!巴西館,日本館等等從展館本身的設計來說是非常完美的,即節材又可以高度回收!意大利館德國館更是對新型材料研究以及科技化的轉化,做到了主動減排,非常值得學習!
??其他場館
??【陳永強】:本次世博會的綠色環保理念我覺得很值得我們思考,尤其是場館要求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材料拆除后可就地再利用這點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們的設計當中更多的只是考慮了現在,考慮了材料如何環保,如何不含有和釋放有害物質,但是對于回收再利用有沒有設計師想過十年二十年后我們裝修的這些材料還有多少有利用價值?實際上環保的概念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健康,還有地球的持續發展,這才是我們更大的健康,不管是能源還是我們使用的材料,可循環再利用才是最大的環保,在這方面我們設計時的考慮幾乎是零,通過這次世博會,我覺得這是我們繼材料環保之后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我們在設計當中應該思考我們裝修所用的材料如果我十年之后重新裝修還有多少可利用?這是值得我們共同思考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