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說起中國產品就是質次價低的代名詞。”這是4月8日播出的《焦點訪談》對中國品牌認知的評價。
的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缺乏強有力的品牌,大多數企業也缺少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識與決心,這成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最大障礙。目前中國制造業面臨的這一困境引起了眾多中央級媒體的集體關注與反思,眾多媒體紛紛推出“中國品牌”的專題報道,對海爾、中興、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的中國品牌進行深入報道研究,以期為中國制造業的創牌之路提供借鑒。
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典型代表,海爾成為此次中央級媒體集中關注報道的焦點,《人民日報》、《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華社、《經濟日報》等權威媒體均進行了集中關注,深入探究了海爾的全球創牌之道。在談到海爾的創牌成效時,《人民日報》撰文指出,“從‘產品走出去’到‘企業走出去’,海爾集團用十幾年時間,走出了一條從中國名牌到世界品牌的道路”。
海爾讓中國品牌享譽全球
來自權威市場調研機構歐睿國際的調研報告顯示,中國制造的產量在全球占比高達40.5%,但中國品牌的海外占比卻僅有2.9%。這一數據真切地反映了當前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缺乏自主品牌的困境。
這就難怪《焦點訪談》欄目在開篇指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要發展就必須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國際競爭,而要參與競爭,除了產品的質量、價格、服務,品牌也是產品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欄目同時指出,以海爾為代表的很多中國企業經過艱苦努力,頑強攻關,終于贏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作為最早以自主品牌進入全球市場的中國企業,海爾集團在自主品牌建設方面探索出一個非常獨特的方式。4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以《海爾:在世界家電市場爭奪自己的領地》為標題對這一模式進行了重點報道。報道指出,海爾品牌是我國最早獲得國際認可的家電品牌,經過多年努力,海爾的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產品銷售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個頗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巴黎市中心瑪德萊娜廣場的達蒂(Darty)商場,最貴的冰箱就是海爾的。今年1-2月的出口數據顯示,在整個家電行業平均單價同比下降4%的情況下,海爾卻實現了29%的逆勢增長。對此,《人民日報》評論認為,目前海爾在發達國家已初步樹立了中高端形象。
在海外市場不斷向中高端轉型,這得益于海爾在全球構建的三位一體戰略布局,在這一布局下,企業能夠快速把握不同地區的用戶需求,并整合全球的一流創新資源滿足用戶需求。《經濟日報》在評論這一發展模式時表示,這不僅支撐海爾在全球市場實現了穩步、快速發展,也為其成為知名國際品牌奠定了基礎。
來自國際權威的品牌價值評測機構Interbrand和Brand Z的統計顯示,2014年度,海爾的品牌價值分別增長32%和34%,品牌總價值高達1038億元,居家電行業之首。
互聯工廠探夢“中國制造2025”
“所謂互聯網時代的名牌就是有多少用戶能夠跟著你。從用戶來講,就是我所有的需求在你這里都能得到實現。”在接受《新聞聯播》欄目采訪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這樣看待海爾的創牌之路。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單純依靠廣告宣傳等傳統方式已經不能創造一個好的品牌,要創牌首先就是要創造用戶,而要創造用戶就必須能夠具備滿足用戶日益個性化需求的能力。對海爾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之路,新華社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海爾背后是‘互聯網+家電’的率先落地。經過十年探索,一個脫胎換骨、‘互聯味’十足的海爾呼之欲出”。
的確,如今海爾向互聯網轉型步伐不斷加快,這種轉型集中體現在對個性化用戶需求的滿足上,在這方面海爾的實踐就是堅定地探索互聯工廠。《經濟日報》在報道中指出,海爾探索互聯工廠就是為充分滿足全球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此還創造性地建立了“全流程并聯交互開放式創新生態體系”,充分與用戶、供應商、全球一流資源進行交互。在這個體系的指導下,海爾搭建了用戶、供應商及一流資源并聯交互產生創意及解決方案的研發模式。
事實上,互聯工廠是支撐海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平臺,是創新滿足個性化用戶需求的全新模式。據了解,從2012年開始,海爾便規劃建設數字化互聯工廠,通過對傳統生產模式的顛覆與升級,打造按需設計、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聯工廠體系,使整個制造過程實現高度的柔性,滿足個性化定制的需求。目前,海爾已建成沈陽冰箱、鄭州空調等4個全球領先的示范互聯工廠。
在探討海爾的創新之路時,《光明日報》撰文指出,海爾轉型升級的路徑就是在建設互聯工廠的同時,將企業由傳統的管控組織改造成新型的創業平臺,去掉過多的中間管理層,讓一流的資源無障礙進入;讓員工成為平臺上的創業者,即“創客”。
在顛覆制造模式創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海爾的實踐正在將“中國制造2025”理念變成現實,成為這一理念的堅定實踐者。
海爾的創新實踐取得了不俗的市場成效。歐睿國際發布的全球家電市場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海爾全球大型白電市場品牌份額率先突破兩位數,達到10.2%,6次蟬聯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