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場顯示用戶訂單實時信息的小屏幕背后,是支持實現用戶個性化定制的龐大的全流程智能互聯系統
在2015年的上海家博會上,海爾率先行業發布了工業4.0戰略,其通過打造用戶交互平臺和模塊商資源平臺,以互聯工廠互聯出用戶最佳個性化體驗。海爾的互聯工廠不僅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落地的典范,也吸引了業界廣泛關注。而就在家博會前一周,海爾在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投產的世界最先進的可視化空調互聯工廠已經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版的工業4.0”。其中,全球著名咨詢公司普華永道合伙人牛諾華博士評價稱,依托智能化生產體系及信息互聯互通模式,海爾鄭州空調工廠已成為工業互聯時代最佳實踐標桿。
普華永道思略特是在工業4.0及自動化、數字化領域內全球領先的咨詢公司,致力于為不同行業制定并實施工業4.0項目和數字化戰略。在海爾開放共贏的資源平臺上,普華永道思略特作為全球一流資源接入到海爾共贏生態中,與海爾共同進行互聯工廠的智造流程設計,并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制造和裝配體系,使海爾鄭州空調工廠在靈活性、效率和產品質量等方面成為了行業引領標桿。
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成為第一生產力,傳統大規模生產模式無法滿足用戶的碎片化、個性化需求,基于互聯互通模式的個性化柔性定制成為產業發展新方向。在此背景下,海爾提出工業4.0的本質就是互聯工廠,這就需要兩個條件支撐:工廠的模塊化、自動化、智能化是必要條件,可有效提升工廠生產效率;而用戶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營銷等流程是充分條件,推動實現柔性化個性定制。這兩大條件是互聯工廠的兩面,缺一不可。
普華永道牛諾華博士介紹道,模塊化是鄭州工廠通向自動化、智能化的重要支撐。目前海爾鄭州空調模塊經營體布局處于國際最先進的水平。具體來講,海爾鄭州互聯工廠以總裝為中心的模塊化立體布局從平面最優升級為立體最優,占地面積節約了2/3,而整個主副廠房無縫設計、模塊化式布局使得其價值率是同行業3倍。同時,傳統制造商變身模塊提供商,模塊商可無障礙參與空調模塊化設計、供貨、制造等全流程,定制定單響應速度更快。
在自動化、智能化方面,海爾鄭州工廠擁有全球空調行業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總裝外機線,同時采用全球首創空中自動物流線,能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智能分配,使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此外,該工廠首創的全球外機前裝智能機器人社區實現了空調外機前裝部分5套機器人的協同裝配,并結合信息化RFID身份證實現產品與機器人、機器人與機器人之間智能自交互、自換行和柔性生產,為根據用戶需求生產個性化定制產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海爾互聯工廠成立之初就承接了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和訂單的目標,而該工廠推行的可視化模式正是用戶參與企業生產、制造等全過程的最佳實踐”牛諾華博士表示,作為世界首家可視化空調互聯工廠,用戶可以借助智能終端參與到產品設計、制造、營銷等各個環節,從定制下單、工廠接單、模塊化裝配、訂單下線、裝車發貨等,用戶不管什么時候想了解產品進展即可隨時獲得,真正消除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使產品生產過程盡在用戶“掌握”中。
實際上,用戶訂單可視化的背后是海爾鄭州空調工廠智能互聯、用戶需求無縫流入、資源高效配置能力的外在體現。如果沒有全球領先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高效聚合全球一流資源的優勢、將用戶個性化需求快速變現的能力,那么可視化只能是空談。海爾在家博會期間推出了用戶定制平臺與模塊商資源平臺,更是將用戶、供應商等利益攸關方拉入到海爾互聯工廠可視化體系中。因此牛諾華博士強調,海爾空調互聯工廠所推行的可視化模式不僅是海爾創新進程的“一小步”,更是推動整個制造產業創新變革的“一大步”。
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推動下,中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已勢不可阻擋。當前,海爾以互聯工廠模式顛覆傳統制造業運營邏輯,以開放、共贏的方式將用戶、企業、攸關資源方等要素聚合在一起,而這種數字化、可視化的智能制造體系應是整個產業未來變革的核心。很顯然,海爾互聯工廠模式已為中國制造業在工業互聯時代的轉型升級之路做出了最佳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