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持續火爆,上證指數在經歷1月底的調整后,不斷創出新高。而北大方正集團旗下幾家上市公司表現極為搶眼:調整期間震蕩幅度小于大盤,近日上漲力度又明顯強于大市。
值得注意的是,北大方正集團目前正陷入首席執行官李友及多名高管被查的風波,旗下4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家公司的董事長同一時間被調查或失聯,在此背景下,幾家“李友概念股”的瘋狂拉升,頗令市場側目。
“李友概念股”的反常拉升
在李友團隊于1月4日被查后,方正科技(600601)從1月5日的最低點4.61元起步,在3月15日,一度達到8.02元/股的高位,區間漲幅達到73.96%;與此類似:中國高科最大區間漲幅為48.40%,北大醫藥區間漲幅也達到了41.85%,而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只有10.65%。
復雜的關聯交易,低劣的經營效率,以及尚未公開披露的各種馬甲賬戶及代持交易,是“李友概念股”的三大特征。
從近期眾多媒體報道來看,在李友團隊操盤的15年時間里,利用北大品牌,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融入大量資金,維系各種經濟、政治關系,北大方正集團實現了凈資產的增長,主營業務也由信息產業向金融、地產、醫藥領域的擴張,并控制了多家上市公司。
但是北大方正集團凈資產的增長,更多的是資產虛高,假賬、虛假票據營造的方正集團虛假繁榮發展,伴隨的是現今高達600億的負債(據方正的債券評級機構聯合資信發布的一份短期融資券評級報告);另據媒體報道,在方正科技、北大醫藥、中國高科、方正證券背后,多家李友團隊的私人關聯公司及關聯交易層出不窮。使得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率低下、陷入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不突出的境地。
以方正科技為例,該公司2012年營業收入高達55.55億元,但凈利潤只有8050.39萬元,凈利潤率只有1.44%;2013年營業收入52.33億元,凈利潤為7038.54萬元,凈利潤率下滑到1.34%。而在2001年以前,方正科技凈利潤即已超過1億元,同時是僅次于聯想的電腦行業第二名。在李友團隊的操盤期間,方正科技不僅盈利能力持續退化,而且完全喪失了產業優勢。
身在醫藥這樣的強勢抗周期板塊,北大醫藥同樣是一只效率低率的另類公司:萬德數據顯示:北大醫藥2011年凈利潤增長率為-60.06%;2012年為-33.87%,2013年勉強達到正的2.42%,2014年前三季度同比又是-27.57%。
以李友為核心的操盤團隊被調查,一批經營效率低下的“李友概念股”反而逆市暴漲,其原因何在?
王選院士的方正不能倒
針對李友團隊的協助調查,今年2月7日,方正集團官網上的方正動態欄目,發表了一篇題為《北大書記朱善璐表態堅決支持方正》的快訊。文中提到:“王選院士的精神和人格魅力需要繼續發揚,北大人和方正人都要學習;方正遇到困難是暫時的,方正沒倒,也不能倒,也不會倒,也不允許倒。”事后,上述快訊被各大媒體全面宣傳。
近期,方正集團一內部人士透露,上述快訊扭曲了北大領導的發言,導致責任人已在相關部門要求下進行了書面檢討。
本報記者同時注意到,在當前方正集團官網的方正動態欄目,已經看不到以上2月7日該快訊的痕跡,或從側面證實了上述爆料人士的說法。
爆料人士同時透露,北大書記主善璐講話的原意是王選院士的方正不能倒,同時朱善璐還在會上告誡方正集團一定要配合相關部門調查。
在王選院士時代,北大方正集團以電腦與信息產業為主要特色,確立了行業地位。“王選院士的方正不能倒”,那么李友團隊的方正將何去何從?
據北大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北大方面已經形成初步的產業處置方案,將全面退出金融、地產領域,以持股方式保留信息產業和醫療兩個板塊。具體的操作路徑尚待公開披露。
在李友團隊主要人物陸續遭遇協助調查,北大通過產業拆分,保有核心產業后,顯然將提高在方正集團的控制權。“后李友時代”,分散在方正集團及上市公司各個角落的殘余李友“鄭航系”團隊,將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
“鄭航系”的十字路口
事實上,相比承受著600億巨債的方正集團,寄生于方正集團的李友系,據財新及第一財經日報團隊長期調查整理的信息顯示,已經形成了全國遍體開花的隱形關聯公司群。李友系私人公司的資產規模或遠高于北大方正集團本身。
華東區域,李友團隊早期通過將中國高科的大批子公司和房地產業務私有化,形成了以上海圓融擔保租賃有限公司等公司為代表的關聯公司群,李友的鄭州航院同學、北大方正集團現任高級副總裁七評作為“鄭航系”華東區域負責人,長期擔任上海圓融法人代表。
華南區域,脫胎自李友早期資本運作馬甲“凱地系”的深圳康隆等系類核心公司至今仍在方正集團改制、2014年的北大醫藥代持中發揮著重要的資本關聯方作用。李友的另一同學,方正集團現任高級副總裁方中華,正是“凱地系”具體公司的搭建者。
華西區域,李友私人控制的成都市華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其多個資本交易的直接操作平臺,從上海西遷的利德科技,脫胎于中國高科,后成為為“鄭航系”代持股票與房產資產的重要航母,目前利德科技僅持有方正證券股票就達2.23億股,市值接近30億元。
中原區域,是李友的發家地,已被協助調查的李友同學余麗,及其丈夫姚曉峰實名掌控的和信建材、元和園林等公司除了參與方正證券等公司的代持交易外,還承包了北大方正集團旗下幾乎全部的園林及裝飾工程業務。
除此以外,“鄭航系”在北京以余麗-何其聰為核心,在香港以李友-李國軍為核心,都有著資本運作中心。
隨著核心領袖李友的協助調查,龐大的鄭航系帝國也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高位拉升后是勝利出套
以方正科技為代表,眾多“李友概念股”的瘋狂拉升,或許稍后將迎來鄭航系高位出逃的具面。
知情人士透露,李友團隊的二級市場操盤風格一直在成長變化中,早期李友通過其弟李國軍以拖拉機賬戶代持股票,一度遭遇證監會處罰,后來逐漸總結出代持炒股的模式,通過關聯或非關聯公司的代持,進行低位介入和高位減持運作,能有效降低法律風險,近年來李友團隊用得較多。
在此前的報道中,均有李友系多家私人公司如利德科技、上海圓融、和信建材、東方時代、深圳康隆介入中國高科、方正證券、方正科技的報道。
一位熟悉方正集團的市場資深人士分析,在李友等核心人物協助調查,北大方正集團即將展開產業整頓、資產清理之際,隨著“李友概念股”的瘋狂拉升,那些鄭航系的潛伏倉位,與其等待著被監管部門曝光,最優選擇肯定是高位出逃、將資產轉移往國外。
盡管代持炒股給李友團隊帶來不斐的利潤,但最終也成為壓垮李友的最后一根稻草。2014年底鬧得沸沸揚揚的北大醫藥代持門事件,被市場看作是導致李友團隊被查的直接導火索。
除了方正科技等“李友概念股”的暴漲,方正證券的股權之爭也極為引人注目。3月份的最新公告顯示,原代理董事長何其聰獲得9個董事會席位中的6票支持,雖然遭遇政泉控股方投出的3張反對票,仍當選為方正證券董事長。
何其聰系李友團隊委派進入方正證券,此前政泉控股提名來自北大的韋俊民擔任董事長,卻遭到婉拒。以上過程也從側面反映了各方的態度:北大方面無意插手以方正證券為代表的金融領域,李友團隊試圖保住方正證券的控制權,而新進入者政泉控股正在力爭話語權。三方的角力,給方正證券與民族證券的整合,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后李友時代”,在股價的瘋漲和由監管層主導的方正集團產業整合、清理整頓中,李友團隊的巨大隱形帝國將何去何從,將成為左右四家上市公司北大醫藥、方正科技、中國高科、方正科技股價的關鍵。
任性的攪局者和美麗的結局
與政泉控股的熱戀,是李友團隊一生最大的后悔,政泉控股的任性,確實打亂了方正集團的棋盤,政泉控股的攪局迫使方正集團諸多不法行為被曬陽光之下,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政泉控股和方正集團的惡斗絕對稱得上是一部大片,政泉控股非常理出牌,揭短、揭發、爆料,使得開始尚能保持矜持的方正集團也變得任性起來……。據有關人士透露,隨著中央介入 ,徹底打破方正集團的如意盤算,據悉,“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過問,教育部、國資委、財政部根據高層領導既習近平的明確指示,召集北大相關領導進行談話,要求北大拿出校企下一步發展的明確方案。最終北大按照指示形成方案,內容包括將全面退出金融、地產等領域,僅以少量持股的方式保有信息產業和醫療兩個板塊,其中信息產業是必保的,醫療板塊視狀況可舍棄。”可以確定的是,中央已明確北大絕對不能染指金融和地退出金融和房地產,“任性”的方正集團和政泉控股都將逐漸淡出方正證券的舞臺主角,國家的介入,相信最后的贏家和收益者將是整個市場和廣大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