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場顯示用戶訂單實時信息的小屏幕背后,是支持實現用戶個性化定制的龐大的全流程智能互聯系統

總裝機器人社區
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中國制造2025”,旨在讓中國制造業朝著創新化、智能化的方向邁進。而“制造時代”向“智造時代”轉型的過程中,用戶身份也發生了轉變。近日,隨著全球首臺個性化定制空調在鄭州海爾空調互聯工廠下線,海爾轉型智造企業的同時,用戶由被動的購買者進一步提高了“身段”——做完“設計師”,轉身又做“質檢師”。
空調如何造,用戶變身“設計師”
制造時代,工廠實行的是大批量制造;而智造時代,工廠向大批量定制轉型。定制圍繞的是用戶核心,由用戶主導產品怎么造。
在海爾空調鄭州互聯工廠,用戶個性化定制體驗得以實現。用戶變身做了“設計師”,通過定制平臺——海爾商城,根據自身喜好,自由選擇空調的顏色、款式、性能、結構等,決定自家空調造成什么樣。
“以前空調行業所遵循的是“廠家生產出成品——用戶挑選”的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已經滿足不了80、90后用戶對于多樣化、個性化購物體驗的需求。讓用戶參與到制造過程中,隨心所欲地造出一款專屬產品,將大大縮短目前的銷售鏈條,工廠的大門將直通用戶家的小門。”海爾空調鄭州互聯工廠負責人表示。
生產流程可視化,用戶在家做“質檢師”
“用戶訂單到達后,工廠通過智能制造系統自動排產,訂單就到了生產線各個工序及所有模塊商、物流商。”海爾空調鄭州互聯工廠負責人介紹稱,目前,海爾通過開放的平臺,聚合了全球一流資源,保證為用戶提供的產品都來自一流最佳的模塊。
“除了讓一流的模塊商參與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外,用戶也全流程參與進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臺空調從下單到制造,再到裝車運輸,生產流程的10個關鍵節點均實現對用戶可視化。通過手機,冰箱在生產線上走的每一步,用戶都能了如指掌,在家就能做“質檢師”。
在全社會各個領域都在展開“互聯網+”探索的背景下,海爾基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及物聯網等技術,圍繞用戶需求向“智造業”的轉型無疑是一次成功的探索。而在“互聯網+”背景下,用戶全流程參與到產品的研發、制造過程中,這種新身份轉變,也為用戶創造了最佳產品品質及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