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市場走,圍著消費者轉,市場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消費者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相信,在現代商業環境中,這應該是大多數家電企業共有的發展理念。不過,在互聯網給傳統企業帶來巨大沖擊的宏觀環境下,市場甚至一天一個樣,消費者的需求碎片化、個性化傾向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在行動層面,跟上思想理念轉變的速度,做到知行合一,是所有企業正在研究的一大課題。
近日,長虹集團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對此問題發表看法,說出了長虹的心聲:在多變的市場條件下,長虹將不會過多糾結于某個單品的創新,而是更加注重搭建企業平臺與產業孵化,充分調動企業內外的創造力,實現創新資源最優化利用,通過平臺建設強化企業創新基因,孵化更多創意的種子。
搭建優質創新平臺 合理利用企業內外資源
很多家電企業都曾表示過這樣的觀點,以市場和消費者為中心說起來簡單,但是要跟上上市場和消費者的腳步卻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一些專家認為,這是目前家電行業中智能化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家電企業都知道智能家居市場會越來越火爆,但從哪入手,創新出真正符合智能家居定義的產品,成為眾多家電企業面對的難題。
面對同樣的問題,國內家電巨頭長虹卻并沒有迷失。經過最近幾年的企業創新機制調整,長虹在多年積累的整體創新力基礎上,用平臺和機制激發出每名員工的創新意識,發現更多創意想法,在企業內部搭建起11個創新團隊,走出一條企業宏觀把控創新方向,個體團隊提供創新思維,不斷豐富創新網絡的新路。正是這條新的創新途徑,為長虹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也成就了CHiQ電視等“叫好又叫座”的經典產品。
長虹創新創投經理趙莎表示,長虹最近兩年能夠在家電行業穩步前進,與企業內部逐漸趨于成熟的創新孵化機制有密切的關系。據了解,長虹正在打造的這種創新機制,將充分放權給每一個人,只要符合時下智能家居潮流的新想法、新創意、新概念產品設計理念,集團都會重視,并根據實際情況在資源、政策上給與支持。
對長虹這種做法,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傳統的企業創新方法是,企業內部創新團隊根據市場情況,定下未來創新的方向和突破點,然后把想法傳遞給團隊成員,所有人員必須按照公司設定的路線進行創新,這就會必然會產生一些問題。
首先,企業所掌握的市場信息可能存在偏差,這種情況下,既定的創新基調就會出現錯位,而企業卻把所有“寶”都壓在了既定路線上,這就會個企業帶來難以預估的損失。更重要的是,企業確定創新路徑的模式,無疑會壓抑企業內部員工個體的創意靈感,其想法和能力沒有施展的舞臺,這會給創新氛圍帶來負面影響。
而長虹這種鼓勵企業內部員工創新,甚至支持成立獨立的創新團隊的模式,這會讓員工的個體創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也會讓員工看到更美好的未來,并愿意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為企業錦上添花的同時,爭取實現更豐滿的個人理想,這就讓企業發展軌跡和員工的個人價值和人生規劃,處于同一條路線上,能夠為企業和員工個人帶來雙贏。
長虹總控市場定位 創業團隊孵化創意的種子
當然,為了保證企業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前進,長虹集團會根據企業信息系統分析市場走勢,為企業發展把脈。
正如長虹創新創投經理趙莎所說,長虹內部創業的領域基本上都是圍繞長虹的智能戰略的布局來做一個延伸,其設計到的硬件、軟件、互聯網管理、移動互聯網,以及智能物聯網登錄領域,都是符合市場潮流、消費者需求的。而據記者了解,長虹內部創業團隊所做的這些產品或服務,都是長虹集團市場定位所指的領域,而具體的實施則由具有好創意、好想法、具有相關領域知識背景的專業團隊、人員來完成。這樣的創新方式,既不會偏離市場,又會發揮員工的創新積極性,可能更容易達到目標,搶占市場先機。
長虹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今的家電行業主題詞就是智能家居、智能生活,長虹會在把握這一主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出企業集體創造力和個體創新力,爭取讓每一個員工都參與到創新過程中來,通過全新的創新模式,激發企業內部創造力。通俗來講就是,長虹會通過對宏觀市場的把握,調整企業內部創新機制,培育創新基因,形成具有活力的創新氛圍,讓更多創業團隊和員工去尋找并孵化創意的種子。為此,長虹會進一步完善創新體制、機制,爭取早日由傳統家電制造商向服務供應商轉變,讓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變化,形成市場快速調整、反應能力。